着數百人飛奔而來,辛榮大聲叫道:“末将來也,司空快走。”辛榮迎着吐番軍隊殺将過去,唐軍雖然人少,吐番軍見他們來勢洶洶,倒也不敢小看,雙方厮殺起來,唐軍人數太少,雖然奮不顧身舍命血戰,也不過是以卵擊石,沒多久辛榮就被活捉,其餘唐兵也被殺的殺捉的捉,吐番軍繼續追趕,因為被辛榮阻了一程,追兵跟渾瑊的距離就拉得更遠了。
渾瑊單騎飛逃回唐營,駱元光早已得知信息,他率領士卒嚴陣以待,吐番軍隊追殺而來,見唐軍盔甲鮮明旌旗招展弓上弦刀出鞘的等候着,領頭追擊的吐番大将論頰熱見唐軍已作好大戰準備,他趕緊吩咐停步。因為唐軍人數遠遠沒有吐番人多,渾瑊和駱元光也不敢進攻。真是麻杆打狼——兩頭怕,唐軍和吐番軍隔着兩三丈的距離對峙着,論頰熱觀望了一會兒,他心中沒底,不敢進擊,終于掉頭而去。
尚結贊穿着會盟禮服端坐大帳,他身前的桌案上放着一副金光閃閃的枷鎖。吐番軍士們押着被五花大綁的大唐會盟使者魚貫而入,大唐會盟副使崔漢衡、渾瑊部将扶餘準、馬寧、辛榮、神策将軍馬弇、孟日華、李至言、樂演明、範澄等六十多人都做了俘虜,吐番軍士吆喝他們給尚結贊下跪,扶餘準直着脖子怒斥道:“別太得意了,你們背信棄義,總有一天要為今天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的。士可殺不可辱,爺爺頭可斷血可流,就是不能給你們這些吐番賊子下跪。”
兩個吐番軍士聞言大怒,飛腿狠踢他的膝彎,踢得他搖搖晃晃站立不穩,終于“撲通”跪倒在地,吐番軍士哈哈大笑道:“瞧,這不就跪下了嗎?”
扶餘準跳了起來,回頭瞪了那兩個軍士一眼,眼睛紅紅的像要滴出血來,兩個軍士見他神情兇惡,情不自禁後退兩步,随即又怒喝道:“呸,你都做俘虜了還發什麽飙!”
尚結贊掃視着眼前的俘虜們緊繃着臉一言不發,半個時辰後,論頰熱垂頭喪氣進帳,他走到尚結贊案前跪倒抱挙低頭道:“報告,末将無能,讓渾瑊跑了。”
尚結贊“霍”地站了起來,喝道:“什麽?出動兩萬多人還抓不住一個手無寸鐵的渾瑊?你們都是吃飯的嗎?”
論頰熱磕頭道:“末将沒追上渾瑊,讓他跑回營去了,唐軍已有了準備,末将不敢交戰,請相爺處罰。”
尚結贊怒道:“我懲罰你有個屁用!哼,你誤了我的大事,本當治你死罪,念在你當初賄賂馬燧有功的份上,我先不殺你,你那腦袋就暫且寄在你脖子上吧。丢人現眼的東西,還不快滾出去!”論頰熱站了起來,一言不發低頭走出營帳。
尚結贊抓起桌案上的黃金枷鎖,不無遺憾地對着大唐俘虜們道:“渾瑊武功之戰,我們立了大功,渾瑊随便給點戰利品就把我們打發了,吐番上上下下都對他非常不滿。我特地打造了這副黃金枷鎖,就等着今天鎖住渾瑊獻給贊普,沒想到竟然讓他逃了,如今白白抓了你們這些人來能起什麽作用?”
跟尚結贊打交道最多的會盟副使崔漢衡氣得渾身哆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尚結贊離開公案,繞着俘虜們轉了兩圈,忽然吩咐軍士們将神策将軍馬弇拉了出來,問道:“你跟馬燧長得挺像的,他是你什麽人啊?”
做了階下囚的馬弇依然驕傲地昂首挺胸答道:“他老人家是我叔父。”
尚結贊點了點頭,道:“去年在鳴沙,我軍疫病流行,軍士沒有戰鬥力,戰馬也死亡大半,所以才向大唐求和。幸虧你叔叔放我們一馬,否則我們幾萬大軍都得有去無回。你們漢人說過‘受人滴水之恩,當思以湧泉相報’,我們既然受了你叔叔的德,那就不能傷害他的後人。看在你叔叔的份上,我放你回去。”
尚結贊說着就叫人給馬弇松綁,尚結贊雖然說得好聽,馬弇卻總覺得有什麽不對頭,綁雖然松了,他還愣在原地不動,兩個吐番軍士推推搡搡将他推出大帳,哈哈笑道:“還不快走,難道還想讓我們請你吃飯嗎?”
尚結贊又踱了幾步,指着監軍宦官宋鳳朝說:“這種閹豎之輩,我們吐番用不着,也放回去吧。”于是軍士們又給宋鳳朝松綁。
平涼川會盟當天,皇帝在早朝上對群臣說:“今天跟吐番結盟,從此息兵,實在是社稷之福啊。”
馬燧捧着笏板站出來道:“皇上說的對,今天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另一位宰相級別的大臣柳渾也站出來道:“吐番三番四次悔盟,我們不要高興得太早了。”
晚上,皇帝跟柳渾在長安街上散步,忽然中書省送來韓游瑰的緊急奏章,“吐番劫盟,除渾司空外我國會盟使者皆已被擒,吐番已兵臨泾州城下。”
皇帝大驚失色,再也無心散步,他把那道奏章遞給柳渾道:“被愛卿不幸言中了,咱們趕緊回中書省吧。”
宦官宋鳳朝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哭哭啼啼将尚結贊中傷馬燧的話添油加醋複述了一遍。皇帝聞言大怒,第二天馬燧就被罷掉了河中副元帥、河東節度使等軍職,僅僅保留一個“門下侍中”的榮譽宰相頭銜。
渾瑊和談失敗,素服入朝待罪,皇帝下诏赦免他的罪過并好言安慰一番。不久,吐番入侵,邊關告急,朝廷下诏讓渾瑊出鎮奉天行營以對抗吐番。
尚結贊本想除掉李晟、馬燧、渾瑊三人,結果反間計相當成功,李晟、馬燧都丢了兵權,唯獨平涼川劫盟失敗,渾瑊命大,只受了一場虛驚,從平涼川逃脫後成為大唐王朝最為倚重的長城大将。
第十章 張延賞 李晟 [本章字數:3164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8 12:33:24.0]
張延賞的父親是唐玄宗開元年間文武雙全的宰相張嘉貞,張嘉貞本來給兒子取名寶符。張寶符年少時父親已經去世,開元末年,唐玄宗召見這位宰相公子,張寶符博覽群書、應對敏捷,雖然只是閑談,唐玄宗卻是龍顏大悅,于是給他賜名“張延賞”。
大概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宰相父親,加上張延賞本人也很有才學,相貌又好,所以張延賞做官以來可算是一帆風順。唐代宗大歷年間,張延賞已經做了劍南西川節度使。自從安史之亂後,蜀中屢遭吐番入侵兵戈不息,前面幾任節度使如嚴武、郭英義、崔寧等人又都驕奢淫逸,所以號稱“天府之國”的蜀地也變得貧窮不堪,張延賞做節度使後,他遵紀守法賞罰分明輕斂薄賦大力發展生産,在他的管理下,蜀中逐漸繁榮起來。
大歷末年,吐番又出兵侵犯劍南,張延賞抵擋不住,飛書向朝廷告急,朝廷于是派神策軍都知兵馬使李晟率領禁軍前往蜀中禦敵(李晟作為一位禁軍大将,職責本是保護皇宮,他卻老是帶着禁軍南征北戰,也難怪泾原軍變時皇帝無人護駕只好狼狽逃出長安)。
李晟率領神策軍擊退來犯的吐番人,得意洋洋凱旋回京,在回去的時候,李晟為了獎勵自己,他順便帶走了一位才藝過人漂亮妩媚的官妓——高洪。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李晟也不例外。按理說李晟才剛剛解了張延賞的急難,帶走一位美人也不算過分。可是有許多事情都不是想當然的。大概張延賞也非常欣賞這位高洪姑娘,他發現李晟招呼都不給他打一個就把美人兒帶走了,張延賞勃然大怒,馬上派部下追上去,劍南軍官們半點面子都不給李晟,就在青天白日衆目睽睽之下,張延賞的屬下從李晟軍中将那位美人兒搜了出來帶回劍南。被劍南官軍當面折辱了的李晟狼狽不堪,他惱羞成怒,沖動之下放了許多難聽的話企圖挽回面子。結果面子沒有保住反倒得罪了張延賞,兩人從此結了怨。
朱泚之亂後,李晟開始平步青雲,偏偏張延賞升得也不慢。皇帝逃到梁州後,山南西道貧窮,皇帝又帶了一大幫文武大臣,這麽多神都得供着,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無計可施,全靠蜀中的張延賞供糧供錢,皇帝才不至于太難過。
皇帝開始注意起張延賞來,用心考察之後,他發現張延賞很精明,而且很有行政才能,漸漸就動了用他為宰相的心思。皇帝于是征召張延賞入朝,李晟發現皇帝打算重用張延賞,他就上表羅列了許多張延賞的不是,想阻止皇帝起用這位冤家。起用宰相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皇帝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當然不會因為李晟的這道奏章就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