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待何時?”馬燧本來就跟李晟合不來,現在見他跟自己作對,他心中更加不滿了,馬燧于是力主跟吐番和好。
邠寧節度使韓游瑰也不敢相信吐番人的誠意,“吐番一向弱則求和強則入侵,現在被困內地就跟我們談和,微臣恐怕其中有詐。”
宰相韓滉堅持進擊吐番,“吐番趁中國內亂曾吞掉我們河西、隴右二十餘州,大歷以前中國多難兵戈不息,近年來,我們國內逐漸平定,吐番西邊的大食強盛,北邊的回纥虎視眈眈,東邊又跟南诏貌合神離,現在正是大唐收複河、隴二十餘州的大好時機,怎麽能在這個時候跟他們講和?”為了收複河、隴二十餘州,韓滉甚至連人選都找好了,他推薦大破李希烈叛軍的宣武節度使劉洽為西北邊防大将。
有這麽多人主戰,皇帝就不聽馬燧的結盟主張,他下令馬燧繼續進擊,馬燧卻堅持結盟,他頓兵不進,并上奏皇帝請求讓他帶領吐番使者論頰熱入朝觐見。
吐番使者論頰熱還未曾入朝,提議跟吐番開戰以收複河、隴二十餘州的宰相韓滉就一病歸西,另一位宰相張延賞獨專朝政。張延賞跟李晟不和,他就贊成馬燧結盟的主張,并以“邊将不可久任”的理由宣召李晟入朝,張延賞又跟皇帝說不可聽信李晟、渾瑊、韓游瑰等邊将的主張,這些人故意惹事生非挑動兩國兵戈以便邀功請賞。現在回纥、吐番不和,既然吐番親善我們,那正好借吐番的力量攻擊回纥以夷制夷。
皇帝因為受過回纥登裏可汗的侮辱,現在繼任的合骨咄祿毗伽可汗依然堅持當初登裏可汗的政策不斷強行賣馬給大唐官府,皇帝對這些回纥人恨得要命,宰相提議借吐番打壓回纥,皇帝不由怦然心動。是跟吐番開戰收複河、隴二十餘州呢還是借吐番的力量攻擊回纥呢?無論做何決策都是大事啊,皇帝雖然偏向于張延賞聯合吐番打擊回纥的主張,但他還是有點猶豫不決。正在此微妙時刻,前宰相韓滉臨終前大力推薦的将領宣武節度使劉洽入朝,皇帝就向他請教收複河、隴二十餘州的高見,劉洽見韓滉逝世張延賞并不支持收複河、隴二十餘州,他也心灰意冷跟皇帝說此事還須從長計議,收複河、隴故地的策略就這樣擱了淺。皇帝于是采取了張延賞和馬燧跟吐番結盟的主張。
皇帝想跟吐番結盟合擊回纥,吐番宰相尚結贊卻只想利用結盟的機會拔掉馬燧和渾瑊這兩根眼中釘肉中刺以利他今後搶劫。可憐馬燧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一輩子以謀略過人著稱,到頭來居然上了尚結贊一個大當。
李晟被剝掉軍權回到京城,皇帝安慰他說:“朕從百姓的利益出發,已經決定跟吐番和親,你不要再阻攔朕了。你作為邊關大将,在這個時候跟吐番宰相結了怨,就不可再掌兵了,你就留在朝廷輔佐朕吧。”李晟有苦說不出,只有磕頭謝恩。皇帝怕他心裏有疙瘩,為了表示對他的信任,他很大方地請李晟給他推薦一位将軍鎮守鳳翔,李晟推薦自己的心腹部将邢君牙,皇帝立即加封邢君牙為鳳翔尹團練使,皇帝雖然将李晟投閑置散,給他的薪俸待遇卻沒有半點删減,就像當年對待郭子儀一樣,這對李晟也算是一種安慰吧(唐代宗大歷以後,鳳翔已升級成為王朝的西京,原西京長安被稱為“中京”,鳳翔就是長安的衛城,所以鳳翔守将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宰相級別的人出任。譬如李晟之前的兩位鳳翔節度使朱泚和張镒,朱泚當時是榮譽宰相,張镒甚至是實際宰相,李晟本人也是國家榮譽宰相,他推薦的邢君牙因為資歷不夠,所以只能在鳳翔尹團練使這個職位上行使鳳翔節度使的職權)。
第八章 平涼川之盟 中 [本章字數:2472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8 14:02:57.0]
馬燧攜同吐番使者論頰熱入朝面聖商談兩國結盟事宜。馬燧入朝後,吐番宰相尚結贊見唐軍一心結盟不再渡河進擊他們,于是他放心地率領軍士們撤退。由于戰馬大多病死,吐番軍士沒了坐騎,尚結贊退軍之時狼狽不堪,士卒大多步行回國。
皇帝主意已定,兩國結盟之事就緊鑼密鼓地進行了。大唐兵部尚書崔漢衡入吐番談判,吐番贊普率領文武大臣熱情迎接,又命宰相尚結贊殺牛宰羊大擺宴席款待崔漢衡。
崔漢衡責備尚結贊說:“建中四年我跟宰相張镒大人曾跟您在清水結盟,貴國既已承諾互不侵犯,為什麽又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發兵奪我鹽、夏二州?”
“明公如此責備我,結贊實在是太冤了。”尚結贊挺委屈地說:“結贊絕對不是什麽反複無常的小人!背信負約是亵渎神明的事情,結贊怎麽敢對神明不敬呢?”
崔漢衡不高興地問:“尚大人口口聲聲不敢負約,那麽您無故出兵侵襲大唐邊境并占領鹽、夏二州之事又該作何解釋呢?”
“我們的軍隊雖然進駐鹽、夏二州,但我真的沒有侵犯貴國的意思。只因劃定我們兩國的定界碑因年長日久而毀,我怕因此界線不明而産生誤會以致兩國出現背盟相侵之事,因此率軍來到邊境想重修這個定界碑。”
崔漢衡驚道:“你率領那麽多人屯軍鳴沙,怎麽可能就只為這麽簡單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尚結贊鄭重地說:“明公可曾記得?當初大唐天子曾經下過一紙诏書,聖上承諾收複長安之日,有功之士都賜錢一百貫。貴國渾司空在武功大破朱泚賊将韓旻、張廷芝、宋歸朝等人,我國派了論莽羅率軍前去助戰,吐番也出了不少力,渾大人卻不給我們軍士任何賞賜!贊普為此不知教訓了我多少次并且限期勒定我把該得的賞賜讨回來。我三番四次派譴使者想去提醒渾大人給我們賞賜,可你們大唐邊關守将李晟、韓游瑰等人故意阻攔,他們既不讓我的使者去見渾大人,也不幫我的使者通報渾大人,我被迫無奈才率領軍隊前去理論,我剛到鹽州城下,貴國鹽州刺史杜彥光以為我要侵犯他們,他不問三七二十一就率領軍隊和百姓跑了,我繼續往前走,你們夏州刺史拓拔乾晖也望風而跑。明公您看,我根本就沒有動刀強取豪奪。鹽、夏二州是你們的刺史大人送給我的。蒼天在上,我尚結贊真的沒有侵犯貴國的心思!現在我只希望兩國能永結盟好,這是我們贊普和吐番國民的夙願。只要能和平,什麽時候結盟、在哪裏結盟以及重修界碑之事我們都翹首聽候大唐天子的神聖命令,請明公回去代我奏明聖上,我們一定會把鹽、夏二州歸還大唐。”
尚結贊滔滔不絕侃侃而談,崔漢衡眼睛睜得老大,半晌才道:“什麽?鹽、夏二州刺史有什麽權利把地盤讓給你們?真是豈有此理!還有您說的貴國幫忙破賊卻沒得到半點賞賜?這不可能吧?怎麽我卻聽說渾司空曾經給了貴國軍士許多賞賜呢?”
尚結贊詛咒發誓道:“這裏面一定有什麽誤會!天地良心,我真的沒有強奪貴國鹽、夏二州,我國也真的沒有收到渾大人的賞賜!”
尚結贊一臉坦誠,就差不能把心掏出來給崔漢衡察看了。崔漢衡不為所動,只順着他的話問道:“既然您沒有強奪鹽、夏二州的意思,那大人打算什麽時候把這兩個州還給我們?”
尚結贊不假思索道:“我們一片赤誠想跟大唐結盟,只要貴國與吐番互結盟好,我們即刻返還鹽、夏二州。”
崔漢衡笑道:“貴國既然如此有誠意,不妨先把這兩個州歸還中國再談結盟之事。”
尚結贊興奮地問:“明公這麽說是大唐同意跟敝國結盟了?”
崔漢衡不緊不慢道:“我們皇上的意思,是請你們先還了那兩個州郡再談結盟之事。”
“這個,我已經上過一次當了,就像貴國當初舍不得給我們賞賜一樣,”尚結贊有點為難地說:“我怕萬一我先把這兩個州給你們了,貴國卻不屑于跟我們結盟,那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到時我們贊普一生氣,我尚結贊就裏外不是人了,這個宰相也要讓給別人啦。”
在尚結贊眼裏,大唐居然如此沒有信用!崔漢衡沒好氣地問:“那你們要怎麽樣?”
尚結贊誠懇地說:“我剛剛說啦,兩國一結盟好我們就歸還貴國鹽、夏二州。”
崔漢衡雙眉緊鎖,挺為難地說:“這個恐怕崔漢衡做不了主。”
尚結贊急切地說:“請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