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滿庭芳 - 第 113 章 章節

看他根本就不理解陛下的苦心。陛下一味姑息求安,只怕變故難測,現在的情況已經相當危急,實在不可以等閑視之!陛下還須早作打算!”

陸贽說得這樣嚴重,皇帝也急得要命,一時又無計可施。“事已如此,愛卿又有何良策?”

陸贽建議道:“李懷光、李晟、李建徽、楊惠元四将聯兵,不但不能成功,反倒容易生事。為什麽呢?一山不容二虎,四将不能同心協力讨賊,反倒互相掣肘。臣曾仔細觀察過他們。臣以為這四位将軍如果防守,他們就要麽互相防着別人流言蜚語陷害自己要麽造謠生事陷害他人;如果戰鬥,他們又都怕被他人分了功勞。如此下去,必然是大魚吃小魚。兵力弱的難免覆滅,兵力強的難免有異心,一旦生變就難以控制了。李晟一直要求移軍東渭橋,請皇上先批準他的奏折。李晟移軍既可避免神策軍被李懷光吞并,也可借此試探試探李懷光。”

皇帝覺得陸贽說得有理,就命令李晟移軍東渭橋,神策軍奉旨移軍後,李懷光知道皇帝已經明顯的不信任他了,他也更加焦躁惶恐。

朱泚等人也發現了事态的變化,大漢宰相源休就自告奮勇去引誘李懷光叛變大唐天子。

源休化妝成普通軍士混入懷光軍營,伺機摸入李懷光中軍大帳,兩人本是相識,李懷光看到源休大吃一驚,立即喝令左右将他抓起來推出去斬首。

源休被軍士們反剪雙臂推推搡搡押着往帳外走,源休一邊掙紮一邊回頭大聲叫道:“且慢,我還有話要說。”

李懷光叫人又把源休押到公案前,沉着臉道:“今天你已是大唐的反賊,居然跑到我的大帳裏來了,你還真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啊。”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源休不慌不忙道:“我今天冒死前來,是有一句重要的話想告訴太尉,太尉在斬我這個使者前,不會沒有耐心聽我把話說完吧?”

李懷光沉默了一下,揮手命令左右退出大帳,他不耐煩地對着源休喝斥,“你有話快講有屁快放。”

源休不以為忤,他鼓起如簧之舌開始引誘懷光,“太尉已功高震主,引來許多大臣的猜疑,太尉又不知檢點自己的言行,如此剛決犯上,逼迫皇帝貶逐奸臣不說,還當着皇上使者的面摔鐵券,太尉讓皇上顏面何存啊?就算他不想殺你,也難免朝中谏官彈劾于你,哪怕太尉立下再高的功勞也不管用了。淮陰候曾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一旦天下安定,太尉就會成為大唐的淮陰候,既然沒用了,也就該被烹了。”

李懷光雖然不喜歡源休,卻被源休說中心事,有火也不敢發作了。他拍着桌子不煩躁地喝叱,“你屁放完了沒有?放完了就趕緊滾出去。惹惱了我,小心我把你五馬分屍!”

李懷光發火,源休心裏雖然怕得要命,表面卻很鎮定,“太尉如今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跟大漢皇帝結盟……”

“我呸,”李懷光粗魯地打斷源休的話,“朱泚算什麽皇帝?他現在不過是甕中之鼈,我一句話就能讓他上西天!”

源休不慌不忙道:“太尉可以瞧不起我家主公,但此時此刻,太尉如果繼續跟我主公為敵,那就只能自取滅亡。”他之前稱朱泚為“大漢皇帝”,發現李懷光相當反感,為了避免刺激他,源休再提到朱泚就變成“我家主公”了。

“少說廢話,朱泚派你前來游說我,究竟有什麽企圖?”李懷光沒好氣地打斷源休的話。

“太尉果然是爽快人。”源休拍掌笑道:“好吧,我也不啰嗦了。太尉現在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跟我家主公結盟共同對抗李适,太尉如果能夠滅了李适,我家主公願與太尉平分天下;就算滅不了他,太尉也可以自立為帝,跟我家主公合作,大家仿效三國孫、劉故事訂立攻守同盟,那也足可跟李适三分天下。”

李懷光沉吟半晌,終于咬牙道:“好吧,你回去告訴朱泚,我可以放他一條生路并且願意跟他聯手滅掉大唐平分天下。他若敢言而無信出爾反爾,我一定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第五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 [本章字數:2552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5 12:38:01.0]

李晟軍隊移駐東渭橋後,陸贽又想把李建徽、楊惠元的軍隊也跟着移走,他又給皇帝支了一招,“皇上,我們可找借口說李晟兵少,恐怕會被賊軍伏擊,陛下可再下一道聖旨,讓李建徽、楊惠元二将也移軍東渭橋幫助李晟禦敵。”

皇帝猶豫道:“這也太急了吧?李晟軍隊才移走,懷光難免惆悵怨望,若再命令李建徽、楊惠元移軍,只怕懷光因此生事,反倒難以調停,還是先等一等再說吧。”

陸贽急道:“救火不能不急呀,請陛下三思。”

李晟也上了一道奏章,“軍中風傳懷光要造反,不管流言是真是假,陛下必須早作防備,為了陛下的安危,也為了防患于未然。請陛下派譴可信任的将軍出任洋、利、劍三州刺史,以保障蜀、漢之路暢通無阻。”

皇帝遲疑不決,最後決定親自出馬巡視鹹陽,借着慰問三軍的名義催促衆将進兵讨賊。李懷光聽到信息,驚得差點跳了起來,大怒道:“這不是漢高祖游雲夢抓韓信的計策嗎?莫非皇上是要乘我不備來抓我?我對皇上忠心耿耿,皇上怎麽能把我當反賊對待呢?”李懷光都已經跟朱泚暗中聯手了,他居然還好意思當衆說自己忠心耿耿。

朔方左兵馬使張名振越衆而出幾乎直沖到李懷光面前大聲責問道:“我們都快休養三個月了,太尉不盡快出兵擊賊為皇上分憂,逼得皇上親自前來督戰,太尉反倒因此出言不遜。軍中到處飛短流長誣蔑太尉有反心,太尉還不趕緊出兵避謠,豈不是讓那些別有用心的造謠者更有話說?太尉辛辛苦苦救駕,功勞高如泰山,一旦抛棄,富貴都讓給別人不說,還要為自己家人招來滅族之災。太尉,你不能再糊塗了,今天就算死在這裏我也要據理力争。”

李懷光皺着眉,右手重重一拍桌案,“霍”地站了起來,喝道:“你腦子進水了嗎?在這裏胡說八道什麽?我當然不會造反,因為賊軍正強,所以要養精蓄銳待時出擊而已。”

聽聞皇帝要來鹹陽後,李懷光心裏一直忐忑不安,苦苦尋思對策,他在軍中宣揚道:“天子前來探望我們,我們也應當回頭恭迎禦駕才是。”于是李懷光不但不進軍,反倒以迎接天子大駕為借口退兵據守鹹陽城。他絕不能給皇帝仿效漢高祖劉邦的機會,大漢高祖皇帝劉邦曾借着巡視的名義逮捕對他不設防的開國大将軍韓信。他李懷光若不早作防備,弄不好也會成為大唐的韓信。

張名振見李懷光移軍,又拚命阻攔他,“太尉以前說不會造反,今日卻拔營據守鹹陽,這是要做什麽?難道是要對付天子嗎?太尉,我們應該引軍攻打長安殺掉朱泚才對呀。”

張名振不識好歹屢屢懷疑李懷光要造反,并且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似的大聲在軍中宣揚,李懷光對這個兵馬使頭疼得要命,他沉下臉對左右親衛道:“名振患精神病了!瘋瘋颠颠滿口胡言,你們還不趕緊把他拉下去。”親衛們将張名振橫拖倒曳出大營,關押起來。李懷光單獨去見他,嘆着氣對他說:“名振,你跟了我這麽多年,我也知道你是一心為我好。可現在勢已如此了,我不能聽你的。你走吧,我不殺你。”

李懷光悄悄跟朱泚書信來往密謀對付大唐天子,終于被他的屬下——朔方右武鋒兵馬使石演芬察覺了蛛絲馬跡,石演芬派自己的心腹郜成義前往奉天提醒皇帝防備懷光。郜成義卻出賣了石演芬,他跑到奉天不去見皇帝,反倒把這個消息悄悄告訴在奉天護駕的李懷光的兒子李璀,李璀驚得幾乎魂不附體,當即派人提醒老爹李懷光:您老行事也太不夠機密了。

李懷光才一知道石演芬拆他的臺就立馬命人将他抓了秘密押到中軍大帳中,懷光怒斥道:“我待你如子,你為什麽恩将仇報告我謀反要破我的家?”

石演芬也大聲給自己辯護道:“天子以太尉為左膀右臂,太尉以演芬為心腹,今天太尉既然辜負了天子,又有什麽理由斥責演芬辜負太尉呢?演芬雖是西域胡人,也是大唐皇帝委任的将軍,演芬必須忠于大唐天子,就是死也不能跟着太尉做反賊!”(石演芬這個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