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滿庭芳 - 第 119 章 章節

完蛋了,是不是真的?”

光晟輕輕拍了拍夫人的手背,說:“沒事,你別聽那些謠言。戰争一結束,保家也就該回京了,等保家回到長安,咱們就趕緊把孩子的婚事給辦了。”光晟擡頭看了看站在身邊幾乎是豎起耳朵傾聽的女兒,“庭芳都這麽大了,要是正常年齡出嫁,咱們的外孫兒只怕都不止十歲了,這婚事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就慘了。”

話題忽然轉到了自己的婚事上,庭芳聽到“外孫都不止十歲了”,她的臉不由紅了起來,不滿地在父親的肩上推了一下,“爹,你怎麽能取笑女兒呢。”

光晟笑道:“爹是說正經話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和保家都老大不小了,早就該成家立業了。爹做夢都在抱外孫兒呢。”

庭芳羞得耳根子都紅了起來,光晟看到女兒這個模樣,他樂了起來,順手在她腰上拍了拍,真的打趣她道:“庭芳,爹就你一個女兒,你的責任大着呢,你可得得多生幾個兒子才行,無論如何也得有一個跟我姓張,我要他繼承張家的香火。否則,我跟你娘百年之後,張家就沒人祭祖、掃墓、燒香,列祖列宗都沒飯吃,那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庭芳全身都熱了起來,掩着臉跺腳道:“爹,你越老越沒正經,我不聽你瘋了。”說着轉身就往閨房跑。光晟看着女兒一溜煙消失了的背影,終于哈哈大笑了起來。

張夫人也不滿地伸手在丈夫肩上推了一下,“真是的,女兒雖然有那麽大了,畢竟還沒嫁人,你就扯得這麽遠,看她害臊的。”

光晟認真地說:“一半是玩笑話,一半是真話,就是因為女兒大了,我才着急嘛。”

張夫人臉上也溢滿了笑,忽然又鄭重其事地問:“這麽說,保家和咱們家都能平安度過這一劫?”

“當然了,”光晟低頭吻了吻夫人的手背,滿眼含笑道:“我什麽時候騙過你啊。而且保家立的功勞還不小呢,等他回京啊,一定不再是一個半大不小的羽林軍官了。”

“當多大的官我都不在乎,”張夫人興奮地說:“我只要你們都平平安安的,一家人能團團圓圓過日子就好。”

“其實我也是,”光晟把頭靠到夫人肩上,低聲道:“這一輩子戰亂不斷動蕩不安。官雖然做得大,你和庭芳卻沒少受苦。說起來呀,還不如種幾畝地栽幾棵樹,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一家人其樂融融,那才叫過日子哩。”

“你們都平安,我就知足了,也不敢奢想太多。”張夫人柔聲道:“等下輩子吧,下輩子你不要做什麽将軍了,咱們就種點田,也過一過男耕女織的平平靜靜的生活。”

光晟拈着夫人的一縷秀發,動情地笑道:“好,下輩子咱們就種田織布。”

張夫人聽得心頭暖暖的,心事不知不覺就飛到男耕女織的歡樂中,她喃喃道:“只要太平了,這輩子也可以有這種幸福啊。”光晟均勻的鼻息就呼在頸上,她擡手撫着光晟的額角,笑道:“等戰争結束了,你就解甲歸田,好不好?”光晟沒有答腔,張夫人詫異地看了一眼,發現丈夫已靠在她肩上睡着了。

第五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 [本章字數:3291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5 17:30:43.0]

光晟沒敢多偷懶,他只在家逗留了半天,就匆匆踏上征途,這一次,一家人心境都相當寧靜祥和,再也不像以前一樣焦慮憂愁了,送光晟出門的時候,張夫人和庭芳面帶微笑,滿懷希望,她們都陶醉在光晟所說的未來的歡樂中。

光晟雖然在夫人和女兒面前顯得輕松惬意,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其實他沒那麽自信,明天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前面的路是不是真像計劃的那樣平坦,他心裏也沒底兒。只是在家人面前,他不知不覺就樂觀起來了。

在光晟離開軍營的這一夜一天中,李晟已派譴軍隊直逼到光泰門下挑戰。經常餓肚子、臉上都看得到菜色的衣甲破舊的神策軍士們在光泰門下扯着嗓子罵陣,今天他們都吃了個八分飽,頗有點精神。軍士們興高采烈嘻嘻哈哈耀武揚威。已經到了夏天,神策軍還沒有置辦夏裝,因為泾原軍發動軍變的時候已經入冬,天氣相當冷,軍士們穿的都是冬裝。天下大亂後,軍士們的薪水、衣物、武器以及別的什麽福利都不再照常發放了,一切都亂了起來。可憐這些子弟們到了春天還穿着冬天的衣服,夏天就直接脫掉棉襖穿着冬天貼身的裏衣。因為勝利在望,升官發財在即,而且得知賊頭兒朱泚并沒有陷害他們的家人,這些軍士們模樣雖然狼狽,鬥志倒是相當高昂。神策軍沒有新衣穿、吃飯還經常有一頓沒一頓的,其他薪水更低的軍士們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神策軍如何嚣張,城內始終沒有動靜,神策軍終于發起了沖鋒,城內賊軍據城拒守,雙方激戰了一天,互有傷亡,天黑後,神策軍終于鳴金收兵。因為主帥張光晟不在軍中,光晟駐紮在九曲的軍隊一直嚴陣以待靜靜觀戰,還真是以不變應萬變。

光晟回到軍中,光泰門的戰鬥早已結束,光晟顧不得休息就開始草拟跟李晟談判的書信,直忙到深夜,又到處巡視一番,才敢放心去睡覺。

因為軍糧難繼,總是青黃不接的,李晟怕吃了一頓飽飯,米桶就見了底。第二天,他不敢再讓軍士們放開肚子吃,也就沒再挑戰,他飛書催促糧料使趕緊送軍糧來,接着又致書渾瑊、駱元光、尚可孤等将領,跟他們相約在五月三十的夜晚發起總攻。

人定時分,張光晟真的在離東渭橋不遠處見到了辛家琪,李太清也在那陪着,看樣子似乎是專門在等他的。翁婿倆見到光晟都興奮得不得了,李太清親熱地拍着昔日戰友的肩膀說:“你終于下定決心了?我和家琪跟李令公談到你,李令公也非常希望你能夠棄暗投明戴罪立功,現在就等你點頭了。”

看到李太清和辛家琪如此關心,光晟也挺感動的,他拿出寫好的兩封書信,一封是代表朱泚跟李晟談判的,另一封是他自己想歸順李晟并請李晟收留他的,光晟把書信遞給辛家琪說:“讓你們操心了,這是我給李令公的書信,麻煩你們幫我轉送給他。”

辛家琪雙手接過書信,李太清拍着胸脯保證道:“兄弟,你放心,這事就包在我和家琪身上了。”

李太清和辛家琪把光晟的書信轉交給李晟,李晟看了書信喜出望外,“我正在發愁呢,幾萬人在京城開戰,不知要造成多大的破壞,沒想到張光晟居然能勸得朱泚把長安拱手讓出來,這太好了。”

“那,我們真要放朱泚走嗎?”李晟的節度判官李敬仲猶豫道:“放虎歸山,以後再想抓他就難了。”

李晟不假思索道:“當然放啊。大丈夫言而有信,雖然條件已經提出來了,朱泚也還是不敢放心把長安送給我們啊,如果我們沒誠信,給朱泚瞧出點破綻來,他繼續閉城拒守。國家財政又困難,軍隊缺衣少食的,這仗都沒法打,一直這樣拖着,我們何日才能收複長安啊。”

李敬仲遲疑道:“令公擅作主張,就不怕皇上怪罪下來?”

李晟笑道:“你還是書讀得太多了點兒,前怕狼後怕虎的。皇上目前最關心的,還是早日收複長安,他才能恢複過去的威望。所謂夜長夢多,多動蕩一天,皇上的危險就多一分。自從皇上車駕巡幸梁州後,又不知有多少文人武士接受了朱泚的封官,更不知有多少州郡張挂起了僞政府的旗幟。皇上只有回到長安城中,才能真正恢複他的統治地位,而朱泚,只要一逃出長安,他就是一個成不了氣候的反賊。”

李敬仲聽得連連點頭道:“還是大人英明,大人這麽一說啊,在下茅塞頓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雖然知道對方是在拍馬屁,李晟感覺還是挺受用的,也懶得去揭穿他。他站了起來,一只手撐着桌案,傾着身子靠近李敬仲吩咐道:“你幫我給張光晟回兩封書信,一封是給張光晟的私信,他不是要歸順嗎?你告訴他,我一定會保證他和他家人的平安并向皇上保舉他幫助官軍收複長安的功勞;另外再回一封書信給朱泚看,他既然要讓出長安來,那就跟他約定,咱們的軍隊要在五月二十八日進駐長安。”

李敬仲愣了一下道:“大人不是跟渾瑊他們約定在五月三十日發動總攻嗎?何不等各路軍馬到齊了?朱泚有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