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我靠超市喜提躺平人生 - 第 371 章 給你一個空城

第374章 給你一個空城

五人團面面相觑:“原來是這樣!”

表哥将士展示了他們的将士服,暖暖的羽絨款沖鋒衣、羽絨褲、還有平時穿的軍大衣、手套、出來行軍睡得帳篷睡袋,吃得排骨、面條、大米、面粉、五花肉、臘腸、罐頭……

“東西根本不用人背,有專門的大推車,全是用電,只要用一點力就能拉動。”

這都不算什麽,祝家莊裏還停着能踏平城牆的大坦克呢,他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可驚呆了,跟房子一樣高大,一路開過去,撞死不知多少喪屍。

不過祝王說了,關鍵的武器要到最關鍵的時候才能出場,這些就不用跟這幾個傻小子透露,還不是他們祝家莊的人呢。

其實是坦克用一次的花費太大,祝琳琅囊中羞澀,坦克哎,完完全全将她所有的晶核掏空,而且威力太大,不到最後關頭,她是不會輕易使用。

五人團嘴巴大張,天哪,祝王真的有神仙支持!争先恐後說起土南縣目前的情況。

祝善淵抱着綠色的暖水袋,點頭表示知道:“既然如此,我們就玩一個釜底抽薪。”

忍不住得意:“帶兵也沒二哥說得累嘛~我還是有帶兵天賦的,等這次回去,一定讓阿爹好好誇獎我。”

又鑽入綠色睡袋裏,溫暖又舒适。

在某個山洞裏,凍得瑟瑟發抖的祝家軍,還有皺着眉頭摟着娘子的男人:“天氣越來越冷,我們得快些趕路,不知道祝家莊情況如何。”

“阿爹,要是我們回去,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男人陷入掙紮,他們祝家軍名義上可是朝廷的将士。

“先回祝家莊,要是皇帝問罪下來,我一人承擔。”慶信帝這都是你逼我的,他們祝家終究是擋了慶家的路。

在土南縣。

縣令摸着少女的皮膚,顯然是不滿意,狠狠掐了下去,皮膚立馬紅成一片。

少女吃痛,并不敢發出聲音,神情更加嬌媚:“老爺,還不是吃得不好,你看我皮膚都粗糙了~”

“你們敢克扣我寶貝的份額!拖下去,喂喪屍!”

“老爺饒命啊!周圍村莊的食物都找完了,我們在城口根本收不到糧食。”

“附近找完了,不會去更遠的地方找嗎!沒吃的就給我去死,下令增加入城的糧食抽成,這樣不就又夠糧食了?”

“可是…萬一把他們逼走怎麽辦?”

“哈哈哈哈哈,走?他們想走就走,你們千萬別攔着,到最後還不哭天喊地,求我收留他們。只要他們想活命,就得乖乖為我找糧食。”

縣令此刻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的主人,慶信帝,早就死了吧,不然怎麽沒有一點消息,不過這樣也好,讓我也嘗嘗做皇帝的滋味。

下面的衙役發現出城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想要說什麽,被攔住了:“別多管閑事,他們會回來的,還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食物和過冬的衣物。”

“可是,他們帶走家裏人都走了,老老少少能殺喪屍嗎?不對勁。”

衙役不屑瞥了一眼腳步蹒跚的老婦人:“不是可以推出去喂喪屍嗎,還多了能活着逃出去的機會。”

并不覺得帶累贅出門,有什麽問題,還期待着他們什麽時候回來,能挑些自己可以用的東西。

就這樣出城的人越來越多,根本沒有人回來,漸漸沒有上供的“租金”“保護費”,縣令夥食越來越差。

又一次看到桌子上的陳年米粥,氣得掀翻桌子,粥水撒了一地,瓷器破碎。

一旁照顧的下人,心疼望着流淌在地面的粥水,要是給他們舔一舔該有多好。

“管家帶人出查,到底是誰敢搶走我的東西。”此時的縣令還以為是下面那個人扣押了東西,畢竟這樣的事情他可沒少幹,原本朝廷撥下來的款項一萬兩銀子,他都敢扣留七千兩。

他才不會天真相信,這是朝廷原本撥款下來的數額。

過了不久,衙役們慌亂跑上來:“大人…大人,百姓們全部不見了。”

一搜查,土南縣除了他們自己人,竟然成了一座空城,一股刺骨的冷風入侵至骨子。

人當然不是被鬼綁走的,那人去了哪裏呢?

祝琳琅看着魚貫而入的百姓們,臉上都笑開了花,上下兩排牙齒都合不攏:“都是勞動力,感謝土南縣令的饋贈。”

要不是他,祝琳琅一次還真收不集那麽百姓,雖然這并不是縣令的本意,祝琳琅考慮讓縣令死得快點,不折磨人家啦。

背着行囊,遠道而來的百姓,惶恐不安,他們的決定對嗎?會不會從另一個地獄,跳到這個地獄?

幾天前,在他們內部傳開,慶國有一處桃源,只要你付出勞動力,就能吃飽穿暖,連喪屍都不敢踏入。

他們的願望很簡單,不求吃飽穿暖,能活下去就行,他們的胃口很小很小,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活着,只是想要活着而已。

有些家裏的頂梁柱,自從出去過,就再也沒回來;有些帶回來可吃的糧食越來越少;有些恐怕是撐不過這個冬天,他們再無退路,對于傳言中的桃源,想着,再賭一次吧。

祝善淵派了幾支小隊護送百姓們回祝家莊,由于食物和保暖裝備只帶了出行将士的分量,能分給百姓們的不多,祝善淵讓他們加快腳步趕路,百姓們并沒過多感受到祝家莊的不同。

直到踏進祝家莊的大門,為了歡迎他們的歡呼聲,百姓臉上的笑容與熱情的話語,閑适的樣子,立馬感受到自己與祝家莊百姓的天差地別。

幸福感是藏也藏不住。

登記身份、拿屬于自己的貢獻卡,分房子,領取免費物資,就像被天上掉下來的巨大驚喜砸中,他們來到神仙之地了!

“舅舅!”

“寶珠!”

“狗蛋!”

“小雞蛋!”

“二大爺!”

祝家莊的百姓,驚喜發現人群中竟然是自己許久沒見的親戚,本來兩地是鄰郡,通婚的人不少,只是距離有些遠,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