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原本剛健質樸勤勞,獲得了大唐許多財富後,漸漸也染上了窮奢極欲的惡習,開始敲骨吸髓的掠奪大唐財富。回纥幾乎每年都要驅趕成千上萬匹馬去大唐賣,老百姓當然不稀罕這些馬,這麽多的馬,除了大唐政府那個冤大頭,也沒有誰能買得起。回纥第一次去賣馬的時候,大唐皇帝不好不給面子,就以四十匹綢緞一匹馬的價格成交,把可汗趕來的馬一次性全買了下來。不料登裏可汗根本就不懂什麽叫“見好就收”,居然賣馬上了瘾,第二年竟然派人趕了更多的馬去賣,大唐政府拖着不願買賬,回纥使者就在大唐負責接待、管理外國來賓的鴻胪寺裏坐等皇帝的答複,往往這個使者還沒打發走,另一個使者又趕了許多馬來賣,害得大唐政府債務累累。所以登裏可汗一聽到大唐派了使者來回纥他就急着讨錢。
蕭昕被登裏可汗問得一愣一愣的,他不是來吊祭逝世的公主的嗎?怎麽一見面可汗就找他要起馬錢來了?好一會兒蕭昕才反應過來,答道:“可汗,我是來吊祭公主的!”
登裏可汗沉着臉道:“你們官府欠我的錢不還,你們不記得,我還記得呢,你這個做使者的也休想裝聾作啞。”說着他就扭頭指揮身邊的親衛,“下去看看這個使者帶了什麽值錢的東西沒有,都給我扣下來充作買馬的錢。”
蕭昕一聽急了起來,“且慢!可汗,我個人可不欠可汗什麽錢哪!我雖然微不足道,可我代表着大唐,可汗要是這樣做了,就是打劫使者,也等于是打劫大唐,可汗本來是大唐的大功臣,難道要為了幾個錢把回纥變成大唐的敵人嗎?”
那個親衛回頭看着登裏可汗,登裏可汗想想也是,蕭昕官再大,也不可能帶着許多值錢的東西來回纥,別搶不到什麽東西,反倒把大唐皇帝給得罪了,以後什麽好處都撈不到。他想了想,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好吧,看在可敦屍骨未寒的份上,今天我就暫且不讨馬錢了。不過,你回去可要記得提醒天可汗還我馬錢。”
蕭昕才返回大唐不久,登裏可汗也派譴使者來到大唐,這次倒不是賣馬,而是來求婚的。使者聲稱可敦逝世前念念不忘還在大唐生活的小妹妹,一再叮咛可汗照顧她的妹妹,可汗已思念可敦成疾,所以請求天可汗慈悲,将可敦的妹妹下嫁可汗,一來可以加深兩國友誼;二來聊慰可汗相思之情;三來可汗也能代逝世的可敦照顧她妹妹!皇帝聽使者說得那麽感人,就答應了登裏可汗的求婚,宣旨将崇徽公主下嫁登裏可汗。原來仆固懷恩死後,皇帝記恩不記仇,将仆固懷恩尚未成年的一個小女兒接到宮中親自撫養,皇帝認她為女兒,并加封她為崇徽公主。
經過幾番準備,朝廷選派兵部侍郎李涵為送親大使,由羽林軍右領軍郎将王保家護送公主前往回纥和親。
當李涵的送親隊伍到回纥後,登裏可汗又故技重施,厚顏無恥地對李涵說:“我跟大唐做買賣,大唐官府買了我的馬,卻不給我足夠的馬錢。你們來得正好,剛好可以替官府還我買馬的錢。”說着就要命人去打劫送親隊伍。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送親大使李涵是一個書生,從來沒見過這種蠻不講理的陣仗,竟然被登裏可汗鎮住,急得什麽話也說不出來。
王保家眼見情況危急,如果讓登裏可汗這樣肆無忌憚任意妄為,國家将顏面無存。他也不管自己只是一個保镖的身份,站了出來喝道:“住手!”
登裏可汗看着這個青年冷冷地問:“你算哪根蔥啊?也敢命令于我!”
王保家少年時候可是太原街頭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霸,像登裏可汗這樣的地痞無賴他不知見過多少,他可不像李涵一樣好欺負。王保家不卑不亢對道:“我是奉皇上的命令保護公主前來完婚的将軍!可汗做事,太不合禮儀,所以在下不得不出言提醒。”
登裏可汗笑道:“怎麽不合禮儀了?你們不是常說‘欠債還錢’嗎?如今大唐官府欠着我的馬錢不還,我來讨債,天經地義。”
“在我們大唐,從來沒有人會在結婚的大喜日子讨債的,除非是仇家!”王保家不慌不忙道:“況且,大唐不缺馬用,大唐天子賜給回纥的財物可以說多得要命,我們官府之所以要買可汗的馬,也是念着可汗曾為大唐出過力。大唐為了消掉回纥賣來的馬匹,甚至要屠馬、剝皮、賣肉,往往得不償失,邊關将吏見此都憤憤不平,甚至想縱兵攻擊你們,還是皇上念着可汗的大功,下诏邊關将帥不許侵犯你們。回纥牲畜興旺生活安寧,可以說全是大唐天子的恩典所致!可汗不知感恩反倒要打劫大唐使者。如此任性,惹惱了我們皇上,兩國兵戈相見起來,可汗的子民就要跟現在的好日子說再見了!一旦交兵,回纥再也不會有绫羅綢緞以及別的奢侈品用,只怕可汗的子民想煮肉都沒有鐵鍋用,只能吃生毛牛!到那個時候,民怨沸騰,可汗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吧?可汗只顧眼前痛快,可曾考慮過将來?”
登裏可汗沒想到打劫不成,反倒被一個黃毛小子威脅,但是,他也不能不有顧忌。回纥科技落後,許多生活用品都得向大唐購買。如果打起仗來,只要可汗不能立即吞掉大唐,那麽王保家所說的“吃生毛牛”的威脅只怕轉眼就會成為事實,真到了那一天,他這個可汗也做不下去了。而他真有那個能力吞并大唐嗎?登裏可汗心頭一凜,換了一副笑臉,一邊給王保家鞠躬一邊埋怨道:“我是草原上的蠻人,不懂禮儀,将軍怎麽不早點提醒我喜慶之日不能讨債呢?”
李涵趕緊給登裏可汗打圓場,笑着附和道:“可汗現在知道也不晚呀。”
飛雪迎春到
第一章 自從幹戈動 [本章字數:3763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07 13:56:54.0]
大歷八年,朔方風調雨順,莊稼生長出奇的好,麥子大熟,眼見碩果累累,豐收在即。吐番人聽了眼紅得要命,吐番大将尚結贊率領六萬騎兵大舉入侵。
唐軍無備,驟然遇襲,抵擋不住,只好逃跑。吐番人也不追逼,趁着官軍敗退、百姓驚慌逃跑之際,他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鐮刀,興高采烈下馬割掉朔軍官軍、百姓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剛剛成熟的麥子,像收割自家糧食一樣大方,六萬騎兵割麥,像蝗蟲過境一般,不一會兒功夫,金黃的海洋就成了荒野。吐番軍把麥子捆紮停當,馱在馬背上大搖大擺撤退,吐番主将尚結贊還洋洋得意地說:“以後朔方就是我們吐番的大麥莊了,等明年麥子熟了咱們再來。”
新上任的盧龍節度使朱泚聽到吐番侵犯朔方的消息,他義憤填膺上書皇帝要為國禦侮,朱泚派譴他的弟弟朱滔率領五千精兵前往京師支援西北邊疆。自從安史之亂後,河北名義上是大唐的藩鎮,實際上是幾個獨立的小王國,河北軍隊還從來沒有為朝廷服務過,朱泚雖然也是用陰謀當上的節度使,做了節度使之後,他居然也知道憂國憂民,很有國家大臣的風範。皇帝大喜,下诏前來支援的盧龍軍去京西防秋保衛邊疆。并特賜盧龍大将朱滔率領軍隊從長安東邊的通化門進,再從西邊的開遠門出。長安百姓相望于道,争先觀看河北盧龍軍的風彩,像過節一樣熱鬧異常。朱欣實也在圍觀的人群之中,雖然父親朱希彩把她當奇貨利用,導致她親情淡薄,但是看到屠殺了自己全家的人居然這樣大出風頭,她心裏還是嫉恨莫名,百感交集,真不知是什麽滋味。
皇帝在延英殿接見朱滔,親熱地拍着他的背問道:“愛卿一望就知是國家棟梁之才,但不知愛卿跟朱泚相比,誰更優秀啊?”
朱滔受寵若驚,興奮地答道:“臣以為各有長短,統率士衆治理一道,臣當然不如兄長朱泚,但是臣今年才二十八歲就有幸目睹陛下龍顏,朱泚雖然比臣大了五歲,卻還沒見過陛下,這點他就不如臣了。”皇帝見朱滔這麽會說話,他更加龍顏大悅。
朱滔回到盧龍後拚命炫耀皇帝對他如何如何青眼有加。朱泚見皇帝不計前嫌,這麽優待他們兄弟,也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保家衛國的忠臣以名留青史。因為大唐的強敵都在西邊,朱泚就上表請求朝廷派他去西北保衛邊疆,并舉薦他的弟弟朱滔為盧龍節度留後。皇帝拚命嘉獎朱泚知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