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情深共白頭[快穿] - 第 44 章 鳳兮公主(7)

金晨找人臨時騰了個院子出來給她,清若去換了身幹淨衣服,回到議事廳喝了太醫熬出來的湯藥,也沒睡,就在議事廳背後的隔間靠着椅子眯一會。

天蒙蒙亮時連夜去找人手趕工汗巾的官員也帶着緊急趕制出來的第一批汗巾回來複命。

外面議事廳嘈雜起來,金晨先醒過來,清若坐在椅子上,睡着了還是皺着眉,最近大家都沒休息好,她眼眶周圍有青黑,眼見着臉瘦了一圈,又穿着一身黑衣,坐在椅子裏感覺小小的一只縮着。

金晨在猶豫要不要喊醒她的時候清若已經醒了,睜眼時的迷茫和困頓在第一次眨眼之後全部壓下,眼眸裏只剩下利。

金晨已經起身正站在她不遠處,“公主,雨停了。”

清若自椅子上站起來,往窗外看,雨停了,天将将擦亮,看天勢今日是個晴天,她擡步往外走,周身氣勢淩然,“金晨,去泡濃茶。”

金晨诶了一聲轉身去泡茶。

清若繞過隔間擋板到了議事廳,官員先行拿回來兩百個加制來了系帶可以掩住口鼻的汗巾。

看見她衆人問安,清若擺手打斷,走近接過官員遞過來的汗巾,摸了摸厚度就自己往臉上綁。

對于她來說稍微有些大,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應該大小正好,厚度也适中,不影響呼吸。

那官員在一邊禀告,“公主,先做了這一批有二百個,現在還在趕制,今天上午可以八百個左右。”

清若點點頭,“這些細小的賬目都要仔細記,回朝之後要呈給父皇看的。”

那官員點點頭,“那下官先去分發這一批,先發今天要去豐西縣的人員?”

清若把手裏的汗巾遞給他,面前這一群人看着都是一整夜未誰,這幾日自到了華中後所有人沒怎麽休息,眼裏有些紅血絲,衣服一看就是沒有換過的,雖是幹的,但是粘着不少小土渣,“湯藥已經熬好了,衆位大臣先去後院太醫那,先看看體溫情況,無事喝了湯藥就分發汗巾,之後去抓緊睡一覺,下一批汗巾趕制出來再拿去分發。”

瘟疫是重疾,傳染厲害,衆人也不敢大意,聽她安排急忙應下,之後便把汗巾先交由侍衛,一行人先去太醫那查體溫喝藥。

金晨泡了茶回來,清若接了茶杯轉身在椅子上坐下,“你去吩咐太醫那所有熬藥的藥渣留着,本宮後續有用,然後去睡一覺,本宮現在不外出,你先去休息一會。”

金晨繞到她身後幫她按太陽穴,“公主您也睡一會吧。”

清若還沒出聲,屋外又有人來了,神策軍的裝束,進屋之後朝清若拱手行禮,“公主,屬下是神策軍至九,昨天從豐西縣來豐本郡的災民已找到。”

“在何處?”

“是來投奔親戚家的,豐本郡未遭災的一個院子,那幾個災民進了豐本郡之後未到別處,直接去了他那親戚家,現在神策軍在院子外守着,昨夜來的一個孩子有些發熱症狀,屬下已經傳了最近的大夫去查看。”

清若松了口氣,人及時找到就好。“就着院子先隔離起來,等大夫确診那個孩子的病症,若不是瘟疫也在隔離觀察三天,若确認瘟疫,先将豐西縣來的人隔離起來治療,也注意觀察旁邊幾乎人家。”

至九聽了令,正躬身要退,清若問道,“顧統領呢?”

至九停住腳步,“公主來之前,豐西縣打撈出來的災民屍體和家禽屍體掩埋地有三處,統領在負責一處掩埋地的屍體挖掘焚燒。”

至九說話間,昨夜出去尋找新的難民安置地點的官員也回來禀命,新的安置點已經布置好,天亮之後難民點要分粥糧,他們會在分粥糧後把難民轉移到新的安置點。

“太醫熬藥的藥渣本宮已經讓太醫留下,你們每日用藥渣熬熱水,盡量多熬一些,而後每處難民安置點每天都灑些。”

清若讓負責粥糧的官員前來回話,“現在粥糧如何安排?”

“十歲以下孩童和孕期婦女每日兩頓幹飯一頓粥,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兩頓粥一頓幹糧,其餘的都是三頓粥。”

負責粥糧的官員随身帶着每日的記錄冊,“公主您看,這是華中所有糧倉餘糧情況,谷雨縣受災面積小,所以勻三分之一糧給豐本郡,豐本郡不少縣城糧田房屋盡數本毀,家禽也死傷慘重,兩個糧倉灌了洪水進去,糧食所剩無幾,按照現在這個情況,只能撐兩個月。加上朝廷補給糧,最多四個月,最快一個月農田重新種上作物,但已經入夏,收成難說,且最快也要六七月才能收。”

清若翻着冊子看,讓其他官員先去安排,為了方便寫信傳令,議事廳側邊就是案桌,清若行到案桌開始下筆,“本宮現傳令回洛安,讓母後帶頭募捐,想來募捐數不會少,盡量讓所有人每天能保證一頓幹飯。”

那官員見她在提筆寫信,安靜侯在旁邊,待清若把信件交給身邊侍衛去傳時才拱手,“下官這就去辦。”

忙碌了一整日,終于各項救災事宜都上了正軌,瘟疫初步控制下來,豐西縣的排水渠開始挖掘,要聯絡其他都督協助事項也都傳出令。

晚間所有官員回到議事廳彙報各項事務進展。

醒來後一直嚷嚷着要見鳳兮公主的司馬在一旁聽着衆官員緊緊有條的彙報,一時恍惚差點覺得自己是昏迷了一周時間。

彙報結束,一衆官員退下該繼續安排繼續安排,該換人休息就先去休息。

清若端着茶杯喝了口茶,眉目間一直皺着的凝重終于舒緩了一些。

常存彙報焚燒時遇到了災民鬧事,世人敬畏逝者,遺體要落葉歸根,要入土為安,這般從土地裏挖掘出來焚燒,那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和最大的詛咒。

清若今日一直在等人來禀告此事,後來忙碌起來事情太多,也未有人來禀告,就擱下了,常存不說她也打算問。

“顧淮郅處理了?”

常存點點頭,他此前只是聽過神策軍的盛名,神策軍隸屬天子,他從前聽令太子,并未和神策軍打過交代,此次是第一次共事。很客觀的給出評價,“顧統領不負盛名。”

清若淡淡勾唇,“給殿下的信件傳出沒。”

常存點頭,“昨日已經傳出。”

“去歇息吧。”

常存起身拱手,“公主您也快去歇息吧,有任何情況屬下會第一時間禀告您。”

這次瘟疫爆發雖處理及時,但也陸續有先前确診的災民死亡,神策軍在側盯着,一旦确定死亡立即焚燒,災民一開始鬧事被壓下,後續執行并不困難。

瘟疫得到控制,并未蔓延,陸續有病人痊愈,原本情緒焦灼的災民也随之被安撫。

豐西縣的淹水在第四天被排盡,縣城開始進行下一步的清理事宜。

清若上報糧倉金條的奏折同瘟疫爆發的奏折同時到達銘瑄帝案前。

第二天跟到的奏折便是鳳兮公主連夜到達豐本郡,第一時間接手了豐本郡的救災。

銘瑄帝傳令糧倉金條由鳳兮公主同顧淮郅在回洛安時一同運回。鳳兮公主全權負責豐本郡救災事宜,少保負責谷雨郡,而顧淮郅在負責曲伽郡的同時協助鳳兮和少保。也是銘瑄帝禦令到時一衆官員才知道鳳兮公主先前還幹了這麽一件大事。

清若報給銘瑄帝的奏折只奏上了三分之一的金條數,但也足夠讓朝臣震驚,華中本就産鹽,一直以來都是富饒之地,加之水源豐富,農作物産量頗豐,加上朝廷每年撥下來修繕堤壩的銀錢,華中官員內部的腐敗可想而知。

三個月後,華中地區的災後情況妥善控制,豐西縣的瘟疫隔離已經解除。朝廷新任命的官員都已經到任開始接手工作。

進入夏末秋初,華中的雨季已過,今年不會再有洪災的危機。除去部分官員要留下配合新上任的官員進行後續建設安置,其他人在接到銘瑄帝禦令後啓程回洛安。

來的時候衆人心思沉重,匆忙趕路。此回洛安,所有官員都透着輕松從容的情緒。

衆人心裏都很清楚,這次救災,能稱得上成功。往前翻到大齊,上下百多年間,但凡有災禍瘟疫爆發,哪怕不是放棄整座城池的百姓也傷亡慘重。這一次不僅在爆發瘟疫的情況下三個月完成赈災,同時死傷人數非常之少。

來的時候從洛安到華中,第一批隊伍只用了三日半,回程所有人一道走,從華中出發,到達洛安郊已經是第八天上午。

銘瑄帝傳令,鳳兮公主和顧淮郅立即進宮面聖。

這次不是父女間的尋常見面,是朝堂傳旨官員來傳的聖谕,顧淮郅回府更衣,清若則是回宮之後先回攬月殿去更衣。皇後知道她回來早就親自來等在攬月殿,但知道皇帝傳召,也不敢耽擱時間,只在她更衣梳妝時在旁碎碎念。

清若梳洗好便跟着禦書房內伺候的小太監往禦書房去。

她從後宮過來,過紫洪門時正好遇到從外面來的顧淮郅。

顧淮郅換了神策軍統領的衣服,黑底黑紋,腰間配劍,腳步穩健卻快,很快到她跟前。

“公主。”

清若帶出些笑意,“顧大人。”

兩人招呼之後便不再多言,到了禦書房前等通傳進去。行至殿中向銘瑄帝行正禮。

清若穿了淡紅色的公主服,袖擺極大,揚手帶起風,跪下時衣擺掃到了顧淮郅的手臂。

“微臣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銘瑄帝看着兩人的頭頂,“平身,賜坐。”

小太監搬了凳子來,兩人坐下。

高臺上的皇帝一直在看清若,待她坐下輕輕嘆氣,面上卻都是欣慰笑意。“鳳兮,長大了。”

清若擡頭朝他一笑,并未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