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哥舒曜孤立無援,城池很快就被李希烈攻破,哥舒曜不得不率領殘軍敗卒退守東都洛陽。
李希烈見朱泚做了皇帝,他先是派弟弟李希倩率領軍士前去響應新政府,接着又興致勃勃也登基稱帝,他建立起另一個僞政府,國號武成,以汴州作為他的首都,并改汴州為大梁。李希烈仿照大唐朝廷結構設置文武百官,然後揮軍東進,想乘機奪取大唐天下。
但是時局風雲變幻,朱泚被李懷光、李晟等人圍困長安後,河北叛軍頭兒田悅、王武俊以及淄青的李納等人紛紛歸順朝廷。于是得到朝廷承認的淄青節度使李納和率領軍隊去淄青平判的宣武節度使劉洽握手言和,兩人結成聯盟挑戰李希烈。風水輪流轉,以前節節勝利的李希烈開始流年不利起來,他接二連三打敗仗,被劉洽和李納困在淮西不得東進。
朱泚西逃後,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作為朱泚逆黨被朝廷以謀反罪處死,李希烈聞訊大怒,他也下了一道“聖旨”派一個宦官去賜死早就被他軟禁起來的大唐天子派來的使者顏真卿。
顏真卿聽着李希烈的宦官宣讀完聖旨,他還以為是大唐天子要賜死他,自己忠心耿耿竟落得如此結局,顏真卿傷心得要命,但他還是忍着內心的委屈和悲憤磕頭謝恩道:“真卿出使無功,死所甘心。”
顏真卿站起來接旨的同時,又疑惑不解地問了一句,“使者是什麽時候從長安過來的?又是怎麽到達這裏的?處處狼煙,戰火不斷,這路上還能通行嗎?”
那宦官尖着嗓子道:“咱家從大梁而來。”
大梁就是李希烈僞政府的首都。顏真卿勃然大怒,他用力把手裏的“聖旨”扯成兩半,罵道:“李希烈只不過是一個反賊,這算什麽聖旨?”那個宦官見顏真卿抗旨不遵,于是命人上前将這位七十七歲的老人制住并用繩子把他勒死。顏真卿才兼文武見識超群德行高尚,他一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當時忠臣良将的楷模,他還開創了中國的顏體書法,可惜這樣一位奇人竟然死在李希烈手裏。
李希烈接二連三打敗仗,最後逃回老窩蔡州龜縮不出。李希烈正當血氣方剛的年齡,節節勝利時趾高氣揚,打了敗仗後憤憤不平無法接受現實,心裏那個氣呀,就像竈炕燒王八——憋氣帶窩火。李希烈逃回蔡州不久就生了病,生病了當然要看醫生啊。對李希烈倒行逆施相當不滿的淮西大将陳仙奇跟醫生串通一氣,兩人在給他治病的藥裏下毒,李希烈喝了毒藥一命嗚呼,陳仙奇砍下他的腦袋獻給朝廷。造反是誅滅九族的大罪,李希烈兄弟妻子兒女都被判處死刑,族中老老少少共一十七人跟着他陪了葬。
李希烈生前殘忍冷血,兩軍對陣時,軍士們血流成河他還談笑自若,甚至還能大吃大喝,戰鬥越慘烈他的胃口越好,戰場上的鮮血仿佛下酒菜一樣美味。他發布的所有命令,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必須無條件執行。麾下将士們對這個嗜血的魔王怕得要命,都拚死給他沖鋒陷陣。李希烈攻打汴州的時候,他逼迫老百姓給他運土搬木修築壘道,他嫌工程進度不夠快,幹脆命令軍隊把老百姓都驅趕到壘道裏,居然用無辜的活人來築壘!這是一個真正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他的死訊傳出來的時候,河南、荊襄各地的老百姓都拍手稱快。
第四章 李懷光 上 [本章字數:2516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8 12:37:32.0]
朱泚兵圍奉天,眼看城池就要攻破皇帝性命難保江山即将改姓,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李懷光率領五萬朔方軍救駕,朱泚功敗垂成,而李适則保住了大唐江山,他也因此對李懷光感激得要命。
李懷光立了這樣的大功,按理當位極人臣,而皇帝也确實知恩圖報加封他為門下侍中、天下兵馬副元帥,李懷光從此出将入相。
但命運就是那麽反複無常。李懷光性情粗疏又剛愎自用。在他率軍救駕之時,一路上不斷切齒痛罵宰相盧杞、財政大臣趙贊、禁軍統領白志貞以及京兆尹王翃等人誤國,李懷光大言不慚說:“我見到天子,一定要請奏聖上誅殺這些奸臣。”這麽重大的事情,李懷光不知藏在心裏,還要大聲宣揚,結果被京兆尹王翃聽到風聲,王翃當然不可能乖乖等着李懷光來砍他的頭,他趕緊去找奸相盧杞商議對策。盧杞就慫恿皇帝命令李懷光即刻發兵收複長安,李懷光立了那麽大的功勞卻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他到這時才明白奸臣的頭不是那麽好砍的,他不但殺不了奸臣反倒落入了奸臣的陷阱!李懷光驚怒之下,不斷上奏皇帝暴揚盧杞等人的罪惡并且要求皇帝誅殺他們。時勢艱難,加之群議沸騰,皇帝衆怒難犯,雖然萬分舍不得這幫奸臣,為了安慰李懷光,皇帝最後還是勉勉強強将盧杞等人外放為偏遠地區的刺史。盧杞奸猾狡詐害人無數,最後遇上不知進退的李懷光,終于走了黴運。
李懷光在鹹陽休兵不出戰,在他的強烈抗議下,皇帝總算勉強遂了他的心願。李懷光只顧一時痛快逼着皇帝貶逐盧杞等人,事情做下來後他又開始後怕起來。他麾下衆将議論紛紛,受他節制的神策軍都知兵馬使李晟甚至密告皇帝:懷光居心叵測。
懷光頓兵八十多天,遷延日久,心中越發疑懼不安,終于受了朱泚的誘惑,居然派人去伏擊皇帝。朱泚本來跟他相約共分天下,一直恭恭敬敬稱他為兄的,等到他徹底跟皇帝翻了臉,朱泚立馬改變态度把他當臣子看待并且要征用他的兵馬。李懷光發現自己又被朱泚賣了,他不甘心被人利用,裏外不是人的李懷光率領朔方軍占領河中、同州、绛州等地,然後坐下來看朱泚、李希烈跟大唐皇帝李适争奪天下的熱鬧。
李晟收複了長安,朱泚、李希烈都被自己的屬下幹掉了,紛紛擾擾的天下漸趨平靜,亂哄哄**個月後,江山還是李唐的。
天下平定,皇帝記恩不記仇,下旨赦免李懷光的罪過并派譴給事中孔巢父和宦官啖守盈為使者去征召李懷光入朝見駕。
皇帝的使者——給事中孔巢父盛氣淩人,整個朔方軍在他眼裏都跟他孫子差不多,朔方軍官見此傷心地說:“太尉從此沒官做了!”穿着普通素服待罪的李懷光跪着迎接聖旨,孔巢父居高臨下輕狂地笑着問:“朔方軍中還有哪個能代替李太尉領軍啊?”
李懷光本是渤海靺鞨胡人,所以他帳下胡将也特別多,他身邊的幾位胡将見自己的上司遭受這樣的羞辱,個個義憤填膺,一個血氣方剛的胡兒勃然大怒,越衆而出大聲喝道:“書生可惡!還在朔方軍中就敢這樣輕視我們羞辱我們,以後還不知道要如何作踐我們呢!”年輕的胡兒怒喝着拔刀向前,另外幾個胡人也跟着拔出兵器來紛擁而上。
孔巢父見這些人氣勢洶洶,他害怕起來,硬着頭皮喝道:“我是天子派來的使者,你們這些亂臣賊子死到臨頭不思悔改還想繼續犯上作亂嗎?”宦官啖守盈早已面如土色雙腳發軟癱倒在地。
跪在地上待罪的李懷光擡頭冷冷地看着,在這個時候,他是可以阻止這些莽撞的部下犯錯的,但他什麽話也沒有說。氣昏了頭的朔方軍官們一擁而上将孔巢父和啖守盈亂刃分屍,孔巢父終于為他的輕狂付出了代價。
聽到天子來使慘叫聲的朔方大将徐庭光急急闖進中軍大帳,帳中鮮血四濺,徐庭光幾乎昏倒,他氣急敗壞道:“天哪。你們,你們只知逞一時痛快,居然把天子派來的使者都殺掉了!你們這不是把太尉往死路上逼嗎?”
帶頭殺人的那個胡兒還馀怒未消,氣呼呼地直着脖子瞪着徐庭光,李懷光慢慢站了起來,一字一頓道:“他們沒有什麽錯,我本來就不該奢望天子原諒。”徐庭光急得連連跺腳。
懷光再次得罪天子,他開始築城修池整兵備戰。皇帝任命渾瑊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讨伐李懷光。李、渾交戰,渾瑊攻破同州,李懷光奮起反擊,接二連三打敗了渾瑊的進攻,渾瑊軍隊駐在同州不得前進。由于兵禍連年國家窮困,這一年天又大旱,蝗災嚴重,交戰雙方都狼狽不堪難以為繼,于是禦史臺谏官請求皇帝再次赦免李懷光。
河東節度使馬燧軍隊早已從河北戰場返回,聽到谏官奏請赦免懷光,馬燧單騎入朝奉勸皇帝說:“懷光反反覆覆一再叛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