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矛、長槊、弩箭等等武器爬上雲梯車,賊帥姚令言擊鼓進軍,比城牆還高的巨無霸似的雲梯車被賊軍推着前進,車上的賊軍們用弩箭和尖銳的長武器開道,再兇悍的騎兵也不敢阻擋這些金剛們的道路。奉天官軍沸騰起來,眼看雲梯車越推越近,所有的人都心驚膽戰,他們能逃過這一劫嗎?
皇帝站在城樓上緊張地觀望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雲梯車行到護城河前,賊軍步兵背着木柴提着土包填塞護城河,韓游瑰、範希朝、李惟簡、王保家四将冒死率領軍士攔截,雲梯車上的賊軍居高臨下放箭,箭如雨下,官軍左手舉盾牌擋箭,右手揮舞長槊殺敵,賊軍雖然也有不少死傷,官軍傷亡更加慘重,血戰一整天,盡管官軍奮不顧身保護那條能夠阻擋雲梯車前進的護城河,護城河還是一點一點被填塞起來。
已經到了生死關頭,官軍人數本來就少,每一條生命都珍貴無比。血戰一整天,官軍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馬,還是沒能保住護城河。
皇帝拉着渾瑊的手忍不住痛哭流淚,“愛卿,是朕德薄,致有此禍,今天就要跟你永別了。”
所有大臣都跟着流淚,渾瑊跪下磕頭,嗚咽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發誓:今天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護陛下安全!”皇帝說不出話來,只是拍着渾瑊的背流淚。
護城河被徹底填平,官軍不得不撤回城內,雲梯車響着沉悶的隆隆之聲向奉天城最低矮難守的東北門輾來。賊軍弩箭如雨,城中死傷者不計其數。混戰中,渾瑊被一支亂飛的流箭射中左脅,渾瑊揮刀砍斷箭柄,咬牙繼續苦戰。第一輛雲梯車上的賊軍已登上城樓,雙方短兵相接,一支流箭直飛到皇帝身前,皇帝大驚失色,連躲都不會躲了。一直緊跟在他身邊保護他的龍武将軍令狐建眼疾手快揮刀格開那支箭,二話不說趕緊和郭曙等人護着皇帝狼狽後退。
後面的雲梯車繼續輾進,千鈞一發之際,後面幾輛雲梯車的巨輪終于陷進了渾瑊當初命人挖掘好的地道中,地道裏已準備了許多膏油、松脂,官軍歡呼着點起火,熊熊大火從地道裏沖天而起,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城上的官軍也歡呼着拚命投擲火炬、松脂、膏油。雲梯車陷進地道裏動也不能動,在這麽兇猛的燃燒物面前,濕牛革和水囊也擋不住大火了。火勢猛烈,車上許多賊軍連跳車都來不及,驚慌失措地自相踐踏,在官軍的歡呼聲中,雲梯車和車上的賊軍都燒成了灰燼,焦臭之味,幾裏外都聞得到。
登上奉天城樓的賊軍後繼無援,機靈點的放下刀槍投降,頑固點的就被官軍格殺。奉天城門大開,韓游瑰等人又率領軍士殺将出來,賊軍驚慌後撤,官軍乘勝追殺,賊軍死傷兩千多人。
第二天,朱泚整頓軍馬繼續猛攻城池。城中已糧盡箭絕,實在難以為繼,沒有誰敢保證自己還能看到明天的太陽!但是,那麽艱難的時刻都熬過來了,現在放棄豈不是前功盡棄?雖然前途黯淡,官軍還是咬牙苦撐着,堅持,再堅持!說不定明天就勝利了。
李懷光率領五萬朔方軍馬不停蹄,從蒲城到泾陽,一路往西行來,快到奉天的時候,他派出兵馬使張韶換上平民的服裝先去奉天報信。張韶趕到奉天,賊軍攻城正急。一些散兵游勇正在抓壯丁填塞被官軍再次掘開了的護城河,他們看到張韶,把他也當成附近的老百姓,一個賊軍不問三七二十一就把一個土囊扔到他背上,把張韶當苦力驅趕着去填充護城河,張韶背着土囊來到護城河邊,他丢下土囊縱身跳到幹枯的河中,手腳并用爬到對岸,奔到奉天城下高喊:“我是朔方軍使者!我是朔方軍使者!”(注:前面有一位被仆固懷恩杖殺了的渾釋之的外甥也叫張韶。此張韶非彼張韶也。歷史也真是的,要麽幾個人起一個名字,要麽一個人起幾個名字,弄不好就把讀者搞糊塗了)。
因為有一些賊軍也攻到了城下,沒人敢給一個身份不明的人開城。城上守軍雖然沒聽明白他在叫什麽,還是丢了一條繩子下來,張韶抓住繩子,城上幾位軍士用力往上拉,在這個過程中,張韶已經中了好幾箭,幸好他命大,居然沒有一支傷到要害。張韶登上城樓,拿出李懷光的奏章。皇帝本來已經完全絕望,甚至作好了去見烈祖烈宗請罪的思想準備。他忽然聽到有五萬軍隊前來救駕,那個喜出望外呀,興奮得幾乎要發瘋了。皇帝命令一群侍衛擡着張韶繞城展覽做宣傳,城中已趨絕望的守軍聽到來了救星,一個個欣喜若狂,天無絕人之路啊,官軍們歡聲雷動,簡直比火燒雲梯車還要激動。要知道,如果再沒人來救援,不用朱泚攻城,餓也得餓死他們了。
李懷光在澧泉打敗了一支朱泚的賊軍,正在圍攻奉天的賊軍得到了消息,軍心大亂,一個一個驚恐得要命,朱泚自己也害怕啊,還不等李懷光殺過來,朱泚就趕緊率領軍隊逃回長安了。
奉天危機終于解除,城內官軍百姓都松懈下來,渾瑊更是激動無比。如果李懷光晚來三天,奉天城就會落到朱泚手裏,皇帝就會被朱泚殺害。這對許多軍士來說,只是升官發財夢成為泡影。可是對渾瑊來說,那是致命的他不能容忍的打擊。渾瑊雖是鐵勒人氏,但是早已漢化,而且讀了許多書,自幼就受着忠君愛國等思想的熏陶,渾家世受國恩。渾氏兒郎絕對不能叛君投降,等待他的只有跟着皇帝自殺殉國一條路可走!皇帝得救,渾瑊也就得救了。
朱泚退兵後,跟随在皇帝身邊的大臣紛紛道賀,唯獨賈隐林痛心疾首進谏說:“陛下性子太急,眼睛裏容不得半顆砂子,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即便朱泚滅了,将來也一樣堪憂啊。”賈隐林的話雖然說得難聽,皇帝卻不以為忤,反倒當衆贊揚賈隐林敢說真話。皇帝經受了這樣的大磨難,痛下決心虛心求教,再難聽的話都覺得順耳起來了。
第四十六章 時勢造英雄 [本章字數:3277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4 13:25:57.0]
朱泚“禦駕親征”後,長安似乎恢複了寧靜,老百姓們沒有熱鬧可看,又開始為自家生計奔忙。對他們來說,誰當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府不要變着花樣找他們征收各種各樣的實在負擔不起的苛捐雜稅就好。
自從父親出征後,庭芳終日惶惶不安,焦慮莫名。父親在她心中的形像是一直是英勇無畏的,似乎沒有什麽困難能難住他。可是這次,他是那麽猶疑,那麽無奈,雖然他努力掩飾着,似乎不想讓家人看到他的軟弱,可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焦慮如何能夠瞞過親人的眼睛呢。父親的軟弱直接感染了她,她變得比父親更加彷徨無助。母親也終日愁眉苦臉,有時候她也想安慰安慰母親,可是還沒說到幾句話,她自己就忍不住眼淚漣漣。
早晨,北風呼嘯着,天空灰蒙蒙的陰雲密布,像她的心情一樣陰暗一樣沉重。怕是要下雪了吧?父親應該還平安吧?保家呢?他現在究竟在哪兒?有足夠的禦寒衣服嗎?庭芳心事重重,拿着梳子坐在妝臺前發呆。妝臺上的鏡子也不怎麽好用了,模模糊糊的,什麽也看不清楚。庭芳嘆了口氣,只覺自己的生活也像這面銅鏡一樣朦胧,雲遮霧罩的,望不到出路,看不清未來。
“磨鏡嘞——磨鏡嘞!”似乎有磨鏡人在附近的街上吆喝,庭芳看了看自己的鏡子,倒是真的需要磨一磨了,可她不想動,最近她對什麽都提不起勁來。
磨鏡的吆喝聲越來越近,似乎就在她家門口兜攬生意。庭芳沒精打彩坐了一會兒,磨鏡的吆喝聲還在門口持續着,似乎不給生意就不走似的。也罷,去磨一磨吧。庭芳随手拿起妝臺上的銅鏡,懶洋洋站了起來,慢慢步出閨房。管家正往大廳而來,神情頗有點無可奈何。他看到庭芳手裏拿着鏡子,立即幾步上前,邊走邊道:“小姐這是要磨鏡嗎?正好門口來了個磨鏡的年輕人,剛剛還一個勁兒纏着我要磨鏡子。哼,還沒見過這樣死乞活賴兜攬生意的。”
“寒冬臘月的,他這樣子讨生意也挺不容易。”庭芳把鏡子放到桌上,吩咐道:“你叫他進來吧,我的鏡子正要磨一磨。”庭芳邊說邊往母親房中而去,幹脆把家裏的鏡子都拿出來給他磨一磨得了。
母親的鏡子照起來挺清晰的,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