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死,衆軍官又面臨着另一個難題:這個人可是朝廷派來的節度使啊,把他幹掉了,怎麽向朝廷交待呢?
圍着公案的軍官們退了開來,鄧景山不知被刺了幾刀幾劍,血濺公案,死得相當慘。張光晟和思結進明勉強鎮定心神,吩咐幾個士卒過來清理公堂。
張光晟幾步走到作亂的衆軍官面前,大聲道:“河東是國家的門戶,外抗戎狄,內平叛亂,河東軍就是國家的長城!我們不能自己毀了自己的榮耀,更不能因為殺了一個昏庸無能的節度使就去做賊!”
衆人紛紛點頭說:“張将軍說得對呀。”
“張将軍,思結将軍,河東不能無帥,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呢?”李竭忠這麽一問,衆人又喧嘩起來。
一個軍官排衆而出,正是以“法不責衆”的謬論引誘衆人幹掉鄧景山的那位,名字叫做李思義,其實他原本姓安,是前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的族弟,安祿山發動兵變,因為安思順名義上是安祿山的堂弟,竟然因此而受株連,被皇帝冤殺掉了,安思義驚懼之下,幹脆投靠了安祿山,賊将史思明命他鎮守井陉口,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軍下井陉擊賊,因為史思明不得人心,安思義竟被自己的部下抓了獻給李光弼,于是他又順勢投降了李光弼。
李光弼麾下有一員大将名叫安重璋,他上書皇帝說,安祿山禍亂天下,臣恥與逆賊同宗。安重璋請求改姓。皇帝就讓他改國姓李,賜名抱玉,于是這個家族的人都跟着李抱玉改姓李了。皇帝又下敕天下,說他也不喜歡聽到“安”這個姓氏,于是姓安的人都紛紛改姓,安思義跟着這股改姓之風,就變成了李思義。他先是跟着李光弼鎮守河東,相州兵敗後,宦官魚朝恩中傷郭子儀,指責他丢盔棄甲率軍先逃,朝廷因此剝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軍權,命李光弼代領朔方軍,又命王思禮為河東節度使,李思義就被留在了河東。
李思義越衆而出,大聲說:“河東是國家的軍事重鎮,不可一日無帥,為今之計,應當上書朝廷,推舉河東節度府裏面德高望重之士來統領河東,這樣才能夠服衆,也可以免除種種隐患。”衆人大聲稱是,李思義又說:“我推舉左兵馬使思結進明為河東之首,大家意下如何?”
思結進明可說是衆軍官怒殺鄧景山的引火線,如果讓他出任節度使,自然不能再懲罰這些犯上作亂的軍官們。李思義才一提議,衆人立即響應。
思結進明驚慌失措,說:“我是個粗人,沒讀過幾本書,鬥大的字才認識一籮筐,怎麽能擔當河東節度使這樣的重任?如果一定要在河東衆将中選出一位來做節度使,我願意推舉張光晟将軍為節度使。”
思結進明這樣一說,又有許多人跟着響應,張光晟雙手連搖,說:“各位聽我一句話:我們作為河東節度府的骨幹,居然殺掉了朝廷任命的節度使,可以說在場各位,沒有哪一位是清白的,不管推舉我們中的哪一個為節度使,朝廷都不會放心我們,要徹底解決這個難題,只有另外尋找一位清清白白的有才有德的英雄前來統領河東,才能消除種種憂患,既可以讓朝廷放心,也可以讓我們得到原諒。”
衆人一聽,張光晟說的似乎更在理,可是依照張光晟的說法,河東衆将都被排除在外,到哪裏去找一位既清白又有德有才還能夠原諒他們的人來做節度使呢?衆人正犯難間,李思義已猜到了張光晟的心思,問道:“張将軍的意思,可是要推舉辛雲京将軍為河東之帥?”
衆人恍然大悟,都叫了起來,“對呀,對呀,我們要辛雲京将軍來做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本來就是河東大将,如今又統兵在外,跟這次事件完全沒有幹涉。推舉他做首領,就沒有擅殺朝廷任命的使節并且擁兵自立的嫌疑,朝廷可以放心,另一方面,辛雲京與河東衆将本就有同僚之情,又被河東衆将擁戴出任節度使,必然不至于像鄧景山那樣追究虐殺衆人。
令人頭痛的難題終于解決,衆人大喜,跑到監獄裏把被鄧景山拘禁起來的前節度使管崇嗣放了出來,把節度府裏發生的變故都告訴他,就請他執筆,寫了一道奏章,先向朝廷謝罪,再提出要調辛雲京回河東出任節度使的請求。管崇嗣打好草稿,張光晟、思結進明、李思義仔細讀了兩遍,稍作修改,就這樣定了下來,管崇嗣寫好奏章,所有能識字的軍官們按職位大小排隊署上自己的大名,再派使者把奏章送到朝廷。一場大禍終于消除,衆人在張光晟等人的臨時指揮下,各就各位,耐心等待朝廷的回複。
不久,朝廷果然不負衆望,頒下聖旨,調辛雲京回河東,任命他為河東節度使,并且安慰河東衆将,說他們的行為雖然有違法度,但是情有可原,所以全部赦免,不再追究。
辛雲京不久就走馬上任了,衆人得償所願,興高采烈地迎接他,辛雲京在衆人的簇擁之下,衆星捧月一般,坐上節度使的寶座,望着堂下衆人,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能得到各位如此擁戴,是雲京的榮幸。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頭,各位不要以為擁立我做了節度使,就自以為立了功,可以為所欲為。河東軍是國家的根本,我們也一直都以自己是河東軍人而驕傲!為什麽朝廷會這樣重視我們?我們的資本在哪裏?就是因為我們遵紀守法、令出如山,訓練有素骁勇善戰,真正能夠保家衛國!”雲京一字一頓,擲地有聲,随着他铿锵的演講,衆人漸漸神情肅然,雲京滿意地點點頭,點名道:“思結進明。”
思結進明越衆而出,上前行禮,“末将在。”
辛雲京嚴肅地說:“你作為河東的左兵馬使,帶頭煽風點火,挑起群憤,致使衆人犯下大錯,差點釀成大禍,你可知罪?”
思結進明低頭道:“末将錯了。”
雲京點頭,說:“失律之過,不可輕饒,既然你知過能改,又是初犯,我也不重罰了,左右,給我拉下去,重責六十軍棍。”思結進明立即被帶下去,辛雲京走下堂,命令衆人一起出去觀看行刑。
兩個軍士上前卸下思結進明的盔甲,把他按倒行刑,只聽得大棒噼啪作響,此起彼落,呼嘯生風,思結進明撲在地上,十指扣着地面,手背上青筋暴出,卻始終沒有作聲,打到後來,進明雪白的衣衫已被血染成鮮紅,衆人看得心驚膽顫,好不容易行刑完畢,辛雲京吩咐把他擡下去醫治,思結進明被兩個軍士擡着,走出了衆人的視線,地上還有斑斑血跡。辛雲京嚴肅地說:“各位都看見了,想必大家也知道,思結進明是我的好朋友。但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軍令如山!過去之事,我只懲罰這個帶頭的,其餘的人都不再追究,一筆勾銷,以後還有誰敢違法亂紀,我絕不輕饒。”
第十五章 騎虎已難下 [本章字數:2627 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1 14:10:55.0]
張光晟出去買了一些治療創傷的藥和一些補品,就去思結進明家裏探望他,管家通報後,思結夫人迎了出來,帶着光晟進入內室,節度使辛雲京也在室內,看到光晟,立即站了起來,光晟趕緊給他行禮,雲京拉住他,笑道:“這裏不是使院,別這樣客氣了。”
光晟把禮品順手放到桌上,思結進明趴在床上,雙手撐着床,扭頭看着光晟,說:“你來看我就罷了,還帶什麽禮呀。”光晟關心地詢問傷勢,思結進明哼道:“吃了點皮肉之苦,已經處理過了,再療養些日子就沒事了。”
辛雲京笑道:“我給你一個月的假,好好休養休養。”
張光晟笑道:“進明,以後做事可得三思而後行,這次闖的禍,好不容易才解決……”
思結進明打斷張光晟的話說:“我雖然有點魯莽有點性急,但這次絕不後悔。鄧景山不死,雲京怎麽能當上節度使?而且,若不是我們發難殺了鄧景山,還不知道河東會被他治理成什麽樣。只是雲京這個白眼狼,才一坐上寶座就拿我開刀。”
張光晟笑了起來,辛雲京搖頭道:“你們鬧出這麽大的事來,我若不聞不問,以後也難以管轄衆人。你是領頭鬧事的,我要懲罰當然懲罰你,一來可以震懾別的桀骜不馴的軍官;二來你是我兄弟,即便挨了打,你也不會像那個李仁孝一樣懷恨在心伺機報複。”
光晟鼓掌笑道:“你們這是周瑜打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