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皇上,可知一件密事?
雖然知道,選妃之事於他而言難以避免,可心頭還是猝不及防地湧上一陣失落。
“皇上問本王又是何意?”
姜雲皙說:“朕就是覺得有些奇怪,朕選妃,於他們而言,有好處嗎?”
“自然有。”權九州冷笑着說:
“外戚亦是增加勢力的一種方式,皇上的選妃結果,對於他們而言,很重要。”
姜雲皙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說:“朕就知道,他們才不是在操心朕的子嗣,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想到今日極力要她選妃的丞相,姜雲皙想起,丞相府上,似乎有個适齡的嫡長女,年方二八?
如若她同意選妃,那些大臣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将家中适齡女子作為秀女送入宮中。到時候,後宮也會和朝堂一樣被攪得烏煙瘴氣。
她能感覺到,權九州似乎也抵觸她選秀,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於是抱着試探的口氣跟他商量:
“可朕,覺得朕現在應當以江山社稷為重,并不想選妃。該……如何處理?”
聞言,權九州看了她一眼。
不得不說,聽到這句話,心裏好受了許多。
“可皇上并不可避免。那些大臣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姜雲皙說:“如果朕一定要選,也不會選那些權臣之女。”
權九州淡淡問:“那皇上想選誰?”
姜雲皙輕輕搖了搖頭。
她心裏并沒有具體的人選,選誰都是在害她,畢竟,她不是一個男人啊……
她再次向權九州求助,一雙大眼睛濕漉漉的:“那朕,可以……不選嗎?”
“不可以!”
權九州直接拒絕,意識到口氣重了,下意識的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嗓音帶着他都沒有察覺的溫柔:
“皇上是一國之君,豈能無後?這個妃,早選晚選都是要選的。”
說着,他無奈道:“如果皇上覺得憂慮,本王回去給你物色一下,物色一些對皇上絕對安全的女子。”
“那就有勞王爺了。”
是夜,他來紮針的時候真的帶來了一份名單。
姜雲皙淺看了一下,是一份官家女的名冊,上面記載着姓名,年齡,父親的官位,還有女孩大致的性格。
“畫像暫時沒有,不過如果她們參加選秀,必然會提交畫像,皇上可以參考一下。”
姜雲皙從那份名冊裏翻到一個熟悉的名字:“任萱萱”。
這是她的好閨蜜,父親與世無争,從四品的官位,不大不小,是個難得的清官。
“朕選這個名單上的人,都可以嗎?”
他點頭:“前提是,她們願意參加選秀。”
姜雲皙說:“好,知道了,朕到時候就選名單裏的女子。”
第二日,她在上朝的時候答應了選妃,可以眼見着底下的幾位官員神情變得雀躍,就連白發蒼蒼的丞相都變得紅光滿面,好像自己的孫女已經當上了皇後。
姜雲皙心中冷笑不已。
到了下午,參加選秀的官家女畫像就像雪片一樣遞到了內務府。
姜國的慣例是每隔三年一次選秀,擴充後宮。今年本就是到了該選秀的那一年,适齡的官家女子家中都提前準備了畫像。
先前,皇上是個糟老頭,那些女子自然有所猶豫,現在的皇帝是一位年輕俊美的君王,自然大部分的官家女子都是願意的。
姜雲皙一個下午看了幾十張畫像,看得頭暈眼花。
那些官家女個個雞賊的很,有的故意将眼睛畫大,臉畫小,一個個都美得跟天仙似的,有幾個她有幸見過本人的,壓根就不長那樣,翻着翻着就看到一張熟面孔:任萱萱。
在一衆妖豔的畫像裏,她的畫風是最簡單樸素的。
萱萱也想要做妃子嗎?
她把權九州名單上有的女子挑出來,其他就不做考慮了,這時,小順子走過來說:“皇上,丞相大人求見。”
想來也知道是為了選秀的事,姜雲皙說,“讓他進來。”
不多時,丞相就進來了,看見了書案上堆積如山的畫像,開口:“皇上,老臣想跟皇上借一步說話。”
姜雲皙一揮手,書房裏的宮人就退了出去,掩上了門。
她淡笑着:“丞相大人,有什麽事,您就說吧。”
丞相說:“皇上,老臣來找您,是為了選秀的事。皇上年少登基,除了需要一個在身邊知冷知熱的人,更需要一個幫襯。老臣來向皇上推薦,老臣的嫡孫女,葉采藍。
采藍自小就聰明伶俐,如今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溫雅娴淑。年方二八,比皇上小兩歲,與皇上是天作之合啊!”
丞相看了姜雲皙一眼,見她仍然沒有表态,并且臉上的神情讓他都琢磨不透,又繼續說:
“如若,采藍有幸成為皇後,老臣一定傾盡全力輔佐聖上!今後,皇上不會孤立無援,今後,便可慢慢不再受制於攝政王。”
姜雲皙聽着好玩。在那些大臣眼中,她仍然是權九州的傀儡,卻不知,這是她自願的。
如果起初還覺得他亦正亦邪,叛服不定,那麽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她已相信,攝政王是可以信賴的人。
她信他不會害她,相反,與他的合作才能助她打破逆境,所以,她會緊緊抱牢他的大腿!
姜雲皙臉色劃過一抹微不可見的嘲諷,說:“好,朕知道了,丞相說的話,朕會考慮的,只是立後一事茲事體大,也不是朕能決定的。
丞相還有什麽事嗎?”
丞相張了張口。
久居官場的他怎會不知,他并沒有說服皇上?
其實方才那一席話也包含了他對皇上的試探,其實,他已經看出,皇上和攝政王的關系其實不一般了,他安排在宮中的細作,曾看到過幾次,攝政王在夜深時,悄悄出入他的書房……
“皇上,可知道一件密事?”丞相緩緩擡頭。
“何事?”
丞相唇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先皇在駕崩前見到的最後一人,是攝政王。”
姜雲皙瞳孔一縮。
丞相點到為止:“皇上,該說的,不該說的,老臣都已經說了。就先告退了。”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