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穿越到晚明 - 第 222 章 山東道上(三)

“有什麽不可說的?”

就在這時,卻是那安氏婦人回來了,身後的蔣華幫着提了兩個袋子。

“大兄弟,麻煩你把這些先放回廚房,一會兒我去做。我先跟這位小兄弟說道說道。”安氏說道。

“說什麽說,還不去整治酒菜?”苗思順瞪了一眼婆娘,不讓她說。

“看你的書去!整天提心吊膽、不敢言聲,也沒見你發了財!”安氏同樣喝斥着丈夫。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苗思順顯然懼內,嘟哝了一句,起身往店裏去了。

“我跟你說,客官小兄弟,吳橋最近來了一個大盜,外號叫黃鼬,聽說身手很厲害,很滑溜。這個挨千刀的,不偷大戶,專門禍害小門小戶,偷財倒也罷了,這年月過不下去的,為了一家老小能活下去,偷點東西也能理解,關鍵他還采花。誰家大姑娘小媳婦只要長得俊俏的,只要被他看到,肯定遭殃。前天,有家成親的,這個黃鼬不知怎麽把人家新郎弄暈了,扔到茅房裏,把新娘就那啥了,結果,等新郎醒過來回新房一看,新娘子已經上吊了。喜事變成喪事,真可憐啊。”

安氏說話很快,口說手比,繪聲繪色。

“沒有報官嗎?官府不管?”王興問道。

“可別說了,當然報官了,官府派捕頭去看了,那捕頭說是要全力偵捕。可當天晚上,那捕頭就死在了自家炕上,牆上還用血畫了一只黃鼬!”

“啊?這黃鼬如此嚣張?”王興大驚。

“是啊,奇就奇在,這黃鼬作惡多端,卻是獨來獨往,沒有任何人見過他的真實面目,他奸**女,也是蒙着面的,想要捉拿也并不容易。”安氏說完,就去廚房整治酒菜去了。

王興對此是深信不疑的,程強傳來的情報顯示,說這個黃一友一會兒說個子挺高,一會兒說其實很矮,也就是說,其實當地的情報人員,也沒有弄清這個人倒底是什麽樣子。

但有一點是調查清楚了,這黃一友出于高唐州琉璃寺,這座寺歷史很久遠了,據說梁山英雄“鼓上蚤”時遷就是出于此寺。

據說這座寺的僧人和俗家弟子,出入寺都不能走大門,只能攀房越脊,久而久之就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尤以輕功見長。

大凡盜賊,都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黃一友不在高唐州一帶活動,反而北上吳橋,看來就是秉承這樣的原則。

這樣的大盜不除,百姓哪有寧日啊?

王興是欽差,主要目的是赈饑山東,揖盜并不在自己職權範圍之內,再說就是想管,也得有時間不是。

所以,想了想也是無奈,只好作罷。

這時,先後又有兩個人前來投宿,其中一個書生打扮,長得中等身材,卻是小眼睛、小鼻子,形容萎縮,跟這身打扮完全不合拍,有點不倫不類。

另一個卻是非常壯實,臂上肌肉虬起,眼睛望過王興這邊時,帶着一絲兇光。

王興不禁詫異,這漢子不認識啊,看着怎麽對自己如此不善呢?

自己明面上的護衛就有四個人,另外的像潘金、潘樹等家丁,還有蔣華、杜陽手下,雖不知藏身何處,但也知他們必在附近保護,有這麽多人,就是這個漢子對自己有敵意,料也無礙。

“老薛,剛才進去的那個漢子,怎麽看着不善呢?什麽來路?”王興問薛義。

“主人,這人什麽來路不清楚,意識中沒顯示。”薛義回道。

“那就算了。”王興一聽,也不十分在意了。

但有一件事,他得管。

王興這一路行來,算是把北直隸的情況摸清了。

北直隸旱災其實也很嚴重,境內有河流經過的地方,收成到好些,還不至于餓死人,但水源不充分的地方,可就遭了大災了,許多人都流離失所,背景離鄉出去讨飯。官府、豪強、劣紳卻不思救助,只顧搜刮和享樂。再加上山東災民的湧入,北直隸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這種情況,愈是往南來,愈是嚴重。

王興看着百姓受苦,自是心有不忍,但受苦的百姓多了,憑他一人之力,是怎麽也救助不過來的。要讓這麽多百姓吃上飯,必須有政策上的大改變才行,憑小仁小義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但老孫頭和英子的事,他看到了,就不能不管,否則,他的良心過不去。

能救一個算一個吧。

“把老孫頭請過來,我問他幾句話。”王興吩咐随時候在身後的潘九。

“是。”潘九領命快步往店裏走去。

這時,那個小眼睛的書生從店裏走出來,徑直走到另一張小桌前坐下,英子很快就拿來茶壺、茶碗給他倒上水,退進店去。

這孩子倒真是懂得感恩,幹活也麻利。王興看在眼裏,贊在心裏。

這時候安氏也過來了,她給王興倒了一杯水,悄聲說道:“客官,我跟他們要的是二兩。”

王興會意地點點頭,她是怕自己說漏了。真是個精明的女人!

見王興懂了,安氏又回店裏做事去了。

潘九領領着老孫頭過來了,王興示意他坐下,老孫頭哪裏肯坐?只是站着那裏,佝偻着身子。

“你姓孫?”

“是,俺叫孫得旺。”

“那孩子是你孫女?叫什麽?”

“是俺孫女,叫孫秀英,俺平時就叫她英子。”

“哪裏人氏?”

“俺是茌平縣孫莊人。”

“家裏還有什麽人?”

“沒人啦,都死絕了。俺家一脈單傳,俺也就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卻只生了一個閨女,就是英子。”

“怎麽回事?是因為餓?”

“是啊,山東又是旱災又是蝗災,年年不斷,地裏長出的糧食還不夠交稅的,只好賣地,賣完地再賣房,最後都吃完了,俺兒又不肯當小偷,只好帶着俺全家出來要飯。可遍地都是活不下去的窮人,要飯也不好要啊。俺兒說,往北走吧,到了京城,皇帝爺就在京城,怎麽也能讓咱活命吧,所以俺們全家一路北上。飯要的不夠吃,俺兒俺兒媳婦孝順,就緊着俺老兩口子和英子吃,後來俺兒、媳婦、俺老婆子先後餓死了,只留下俺爺倆一路要飯,到了吳橋。”

說到這裏,孫得旺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