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滿庭芳 - 第 115 章 章節

可是奉命去奉天迎接皇帝的,要打皇帝一個突然襲擊真正是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幾乎沒經過什麽思想鬥争,張用誠就投靠了李懷光。

張用誠想殺皇帝立奇功,他的部下當然也有想救皇帝立奇功的,沒辦法,這是一個野心家輩出的時刻。張用誠直到半夜才帶着兒子和屬下回營,當他們回營後,對面的“山賊”也開始撤退,很快就走得幹幹淨淨。

跟随張用誠去了李懷光軍營的一個郎将見情況不對,他立即伺機溜了,快馬加鞭去奉天報告皇帝:張用誠已受了李懷光的誘惑,要借着迎接聖駕的機會劫持皇上。

屋漏偏逢連天雨,危急之際,到處都有人叛變!皇帝憂心如焚,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無計可施。正在此時,王保家進來報告: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派譴判官馬勳前來見駕。

皇帝聞言立即宣召。馬勳見了皇帝,才一提到嚴震已派譴五千兵馬前來迎接聖駕,皇帝就苦笑道:“那五千兵馬已經成了敵兵了。”

馬勳吃了一驚,皇帝告訴他張用誠叛變之事,馬勳沉思半晌,鄭重道:“皇上如果信得過臣,請皇上派臣立刻去梁州取嚴大人的兵符來召張用誠回節度府,如果他敢不受命,臣會就地将他格殺。”

皇帝心寬了一半,立即下诏讓他回梁州去取嚴震兵符。馬勳即将啓程,皇帝不放心地追問:“愛卿什麽時候能回來?”

馬勳安慰道:“請皇上放心,臣絕對不會耽擱,一定能趕在張用誠的前面回來見駕。”

馬勳走小道快馬加鞭回到梁州,從節度使嚴震那裏取了兵符,嚴震又撥給他五名骁騎,一行人出了節度府馬不停蹄追趕張用誠,終于在駱谷将他追上。

張用誠還不知道陰謀已經洩露,聽到馬勳前來,他帶着幾百個騎兵出來迎接,馬勳跟随張用誠進了駱谷驿館,邊走邊道:“嚴大人叫我叮囑你說,李懷光兵強馬壯,張将軍責任重大,萬萬不可大意,如果中了李懷光的埋伏,大唐可就要完了。”張用誠不慌不忙若無其事笑着不斷點頭稱是。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馬勳見驿館門口兩個軍士在風中微微哆嗦,他皺眉道:“非常時刻,怎麽能夠虐待軍士。”說着就叫人在驿館外面燃起幾個大火堆,軍士們笑着紛紛過去取暖。

馬勳見軍士們的注意力都被火堆吸引走,他微笑着從懷中取出節度府兵符,大聲道:“節度使召張将軍回府。”

變故陡生,張用誠大驚失色,知道陰謀已經敗露,轉身就想跑,馬勳身後五位勇士蜂擁上前将他撲倒在地,張用誠的兒子張斌本來跟在他老爹和馬勳身後,他見勢不對,抽刀去砍馬勳的腦袋,馬勳急忙閃避,腦袋雖沒被砍着,肩頭還是中了一刀。已經制住張用誠的兩個勇士飛撲過來跟張斌動上了手,沒有兩三招就将他當場格殺。

張用誠見兒子被殺,他失聲驚叫,一個勇士跪坐到他肚子上,雙手牢牢掩住他嘴巴。

馬勳走入軍營中,許多軍士已經頂盔挂甲操起武器準備大戰,馬勳高舉兵符喝道:“節度使兵符在此!”亂紛紛的軍士們望着馬勳手中那條精致的魚形兵符,還有人蠢蠢欲動,馬勳大聲道:“造反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你們的父母妻子都在梁州,怎麽能跟着張用誠謀反?節度使知道你們都是上當受騙的,他老人家有令:只追究張用誠一個人的罪過,其餘的人只要不繼續犯糊塗,一律赦免。”這些軍士,有不少是張用誠的心腹,更多人卻是連發生了什麽事都不太清楚,馬勳這樣一聲明,不管是真正想造反的還是稀裏糊塗的都放下了兵器。

馬勳不敢自行處置,他讓軍隊原地駐紮待命,自己動身将張用誠押回梁州,嚴震将張用誠杖殺,另派一名副将領兵,又叫人砍下張用誠的頭顱交給馬勳,讓他去奉天給皇帝複命。

張用誠兵馬到駱谷的時候,皇帝急得要命,渾瑊緊閉城門登城拒守,一直到張用誠被馬勳制服,君臣才算放下心來。

發生這麽多事,皇帝再也不敢在奉天停留,張用誠謀反的危機才一解除,皇帝就命令渾瑊趕緊去召集軍馬巡幸梁州,宦官匆匆弄好車,渾瑊還沒回來複命,皇帝就命令“起駕”。

陸贽擔心地追問了一句,“皇上難道不等渾大人了嗎?”

皇帝大聲道:“火都燒到眉毛上了,不等啦,趕緊走吧,渾瑊自己會追上來的。”皇帝一聲令下,李惟簡、王保家前頭開道,郭曙、令狐建殿後,一行人匆匆忙忙又一次踏上了逃命的征途。

第五十四章 時勢造英雄 [本章字數:3345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5 13:30:01.0]

現在,皇帝收複長安的希望就寄托在李晟身上了。他在逃跑的同時下旨加封李晟為河中、同绛節度使,聖旨發出去後,皇帝還覺得這官封得不夠大,于是又下旨追加李晟為中書令、同平章事。李晟官爵原本小于李懷光、渾瑊、馬燧、李抱真等人,在河北平叛的時候,馬燧、李抱真鬧矛盾,李晟就像小媳婦一樣在中間勸和。結果經此事變,他一躍而成為大唐王朝的榮譽宰相。李懷光部将張名振痛心疾首感嘆的“富貴他人”轉眼就成為事實。

李懷光既然鐵了心造反,當然要防備皇帝逃跑。皇帝還沒出發,他早已派譴孟保、惠靜壽、孫福達三員部将率領三千精兵埋伏在終南山準備襲擊。

畢竟朔方軍一直是朝廷依賴的像長城一樣保家衛國的正規軍隊,許多将士都不能接受一天就變成了“賊軍”的事實。孟保、惠靜壽、孫福達接到伏擊皇帝的命令後,心中都忐忑不安,一個勁祈禱皇帝千萬別踏進他們的埋伏圈。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正在那裏擔心呢,探子報告皇帝車駕就要到了。

三将驚跳起來,怎麽辦?伏擊皇帝是造反,放皇帝過去是違令,而且就算他們想放,麾下的軍士也不一定會老老實實聽他們的話。正焦急間,探子又報告朝廷的糧料使張增押運着一批糧草也要過來了。孟保大喜道:“天助我也,咱們去搶劫張增,只要轉移了軍士們的注意力,讓皇上悄悄跑了,大不了被太尉罷掉咱們的官。否則,咱們就得做反賊了。”

惠靜壽、孫福達立即贊成。于是三将點齊兵馬前去攔截張增的糧草。突然被朔方軍襲擊,張增還有點雲裏霧裏弄不清是怎麽回事兒呢,孫福達從箭囊裏取出一支鳴镝,一劍剁掉箭尖,再在箭身上綁了個布條兒對着張增射了過去,張增接住那支傷不了人的箭,扯下箭身上的布條兒,展開看了一下,眼睛立即睜得滾圓。

孟保扯着嗓門叫道:“我們的軍士還沒吃早飯呢,你這是要把糧草送到哪兒去?趕緊給爺爺都留下來。”孟保邊叫邊給張增使眼色。

張增皺着眉道:“這糧草是要運到河北去的,不能給你們,從這裏往東三裏有座佛祠,我還有一批糧草貯在那裏,守糧的軍士們正在做早飯呢,你們去那裏取吧。”

“張增,你要是敢騙我們,回頭我要你好看。”孟保滿意地一揮手,笑着招呼道:“兄弟們,跟我吃早飯去吧。”

軍士們跟着三個将領哄笑着去打劫,張增望着朔方軍亂哄哄的背影,擦了擦額上的冷汗道:“好險!”

朔方軍才走,皇帝的車駕就到了,他聽張增提到李懷光居然派軍伏擊于他,也驚出一身冷汗。李惟簡、王保家等人嚴加戒備,護着皇帝匆匆往駱谷方向而逃。

三将率領的朔方軍士果然在一座佛祠裏繳獲了一大批糧草,順便把守糧軍士的早飯也吃了,然後興高采烈返回終南山,又等候了半天,沒有什麽動靜,三個将領又叫探子去打聽消息,得到的結果是皇帝已經跑了。三将裝模作樣率軍追了一陣,然後回軍報告李懷光說沒追着皇帝,只搶到一批糧草,李懷光大怒,立即下令把三個将領一齊撤了職。

朱泚本來對李懷光尊敬得不得了,得到他跟皇帝徹底決裂的信息後,朱泚興奮得要命,他再給李懷光寫信就改稱他為“愛卿”,并且要征用他的軍隊,竟是要拿懷光當槍使了。

李懷光發現自己上了朱泚的當,心裏那個氣呀,真是竈炕燒王八——憋氣帶窩火。李懷光性情剛決,是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如果他此時乖乖向朱泚稱臣,大唐江山究竟會落到誰手裏還真是個未知數。

李懷光咬牙切齒将朱泚的書信撕了個粉碎,生了半天悶氣後,他又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