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不為後:暴君你等着 - 第 333 章 大怒

二人回去,早有朝廷的使者在喝茶等候,一見岳鵬舉,使者拿出趙德基的手诏,岳鵬舉一看,正是趙德基要自己還軍襄陽。

這分诏書并不令他太意外,而且,也沒太大為難之處,只覺得诏書上時間緊迫,必須即刻動身。可是,令他驚訝的是使者說,小皇子夭折,趙德基痛不欲生,而且,秦桧複出了。

這消息聽在耳裏,簡直是晴天霹靂,他早已得知趙德基已經“陽痿”,只覺得怪怪的,而且有種隐隐的極其不詳的預感和擔憂。

他領命後,使者便下山去了。

使者一走,花溶才接過那份手诏,只見上面言詞懇切:“朕素知鵬舉忠勇,如今山河陷落,虜人肆虐,卿為股肱,君臣一心,盡心竭力,當驅除虜人,重整山河。”

她很是好奇,趙德基此回怎如此勇于“言戰”?而且,按照素日的慣例,宗翰在時,曾令宋軍不可越過襄陽,但依趙德基的手诏來看,不止是允許大軍過襄陽,還可到達兩河。她心裏一震,難道趙德基真的決心和虜人一戰?這也才明白,丈夫之所以答應即刻還軍襄陽的原因——若能借此機會,真正統兵北伐,也不愁兩河不能收複。

她放下诏書,還是将信将疑:“皇上雖诏令力戰,可是小皇子夭折,秦桧入內閣,這大宋,只怕再無重整河山的一日了。”

诏書字字句句,岳鵬舉根本無法以任何借口推辭或者隐退,他此時和妻子心情一樣,雖然不憚上戰場,可是,妻子身懷六甲又怎經得起颠簸?

他略一沉吟:“十七姐,我不得不啓程去襄陽。外面戰火流離,唯這山裏安靜穩妥,也有人照顧……”

花溶嗔他一眼:“我自然是随你一起。”

他知妻子性子,也不忍心留下懷孕的妻子獨居山裏,尋思妻子的産期還有五個多月,路上只要照顧得當也不妨事,便說:“我這就安排下去,尋一輛輕便馬車。”

花溶這才笑起來:“我們總是要一起就是了。”

“嗯。我也想第一時間看到孩子出世,呵呵。”

二人商量停當,找到魯達辭別。

魯達聽完,憤然說:“朝廷每一次都說得冠冕堂皇,只是秦桧一入閣,天下再難太平。鵬舉,只怕你此生壯志難酬。”

岳鵬舉默然無語,他何嘗不清楚?只淡淡說:“幸得朝內還有主戰的張相公。”

“張浚啓用秦桧,就說明他是個蠢物!”

岳鵬舉再也無言以對。本來洞庭一戰,楊麽的勢力被蕩平,國內局勢穩定下來,他指望能夠積蓄力量,揮師北伐,可是,如果朝裏得不到支持,要勝利,誰能知道?

“所幸秦桧剛進去,看樣子只能奉張浚命令行事,他暫時得不到真正的第一大權,如果能抓住這段時間,在戰場上有所作為,倒不失為一件好事。”

盡管桌上擺滿了山野臘味,十分豐盛,但三人誰也無心享用,就連花溶也提不起精神。

魯達又說:“鵬舉,依灑家看來,你的北伐志願實在是困難重重。”

“魯大哥但說無妨。”

“鵬舉,你大舉北伐,如今卻是有三難。一難是只許勝不許敗,二難是各戰區将領不協同作戰,敗不相救勝不相慶;三難則是将相不和,張浚暫居宰輔,卻不是個能成大事的料,秦桧進來後,更要橫加阻撓。如此三重困難,又怎能放手一搏?”

魯達所說的第一難,是趙德基如今已是驚弓之鳥,絕對經不起任何的重大失敗,只能戰勝不能戰敗;而第二難,如大将劉光、張俊等,往往不戰而逃,尤其是張俊,完全是一個庸将,精于內鬥,怯于外鬥。唯一指望得上的不過一個韓忠良,即便川陝名将吳玠,一般都是被排除在北伐的體系之外,也指望不上,如果不能合整軍之力,又如何能大規模調動協同作戰?

岳鵬舉深知本朝武将自來不和,所以,為修複和其他将領的關系,将洞庭水戰繳獲的大量戰利品作為禮物,分送給其他人。他派人給韓忠良、張俊、劉光等都各自送了兩艘大船。韓忠良、劉光都有回信,表示友好,贊嘆洞庭水船的高大精良,唯張俊沒有回信。張俊此人心胸狹窄,以為岳鵬舉是耀武揚威,更是妒忌。岳鵬舉也知是如此,但他志在跟豪勇的韓忠良建立交往,送韓忠良大船,就不得不兼顧其他二人。雖明知張俊無法結交,也不得不如此。

至于将相問題,二人更是明白,只要秦桧一入內閣,岳鵬舉今後的軍事行動,不知會遭到多少的阻難。

“張浚志大才疏,剛愎自用。灑家在小種經略相公時,曾見過此人一面,他進士出身,心高氣傲。而秦桧狡詐,善于見風使舵,只要隐忍一時,張浚便是引狼入室。”

岳鵬舉沉思一下,此次洞庭水戰,張浚來督師,本是一個近距離相處的良機,但是,他跟張浚毫無私交,再說,本朝自來不許武将幹政,如果自己向文臣張浚建議防備秦桧,那真是極大的忌諱,張浚不但不會聽,而且會對自己深為忌憚。

“秦桧陰險毒辣,而且,背後有金人四太子這樣的主使,只怕有朝一日,會禍患無窮。鵬舉,你雖暫時不能違抗朝廷命令,但朝廷既然決意和談,就不會長期征戰,你需懂得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道理,不可徒勞堅持,白白犧牲。”

岳鵬舉肅然說:“多謝魯大哥提點,鵬舉一定在意行事。”

這一頓飯,三人吃得分外沉重,第二日一早,二人便辭別魯達,上路奔赴襄陽。

一路上,車辚辚,馬蕭蕭,隐隐有爆竹的聲音,二人才意識到,又是一個新年将到。岳鵬舉也不騎馬,和妻子一起坐在馬車裏,一路陪伴她。

趕車的馬夫是雇傭的一名熟手,方圓有名的騎士,馬走得又平又穩,加上馬車裏布置得十分舒适綿軟,花溶或坐或卧,并未覺得太過不适。

為怕出什麽意外,岳鵬舉又雇了一名中年仆婦劉媽随行。劉媽早年曾有接生經驗,戰亂中,丈夫和子女都遭慘死,她孤苦無依,自然樂于受雇。

新年将到的氣氛和腹中孩兒的喜悅,完全壓制了秦桧入閣的壞消息,花溶靠在丈夫懷裏小睡一會兒,坐起身,掀開簾子看外面肅殺的隆冬,越往北,氣候越是寒冷,逐漸地,已經開始有風雪天氣了。

飛雪從簾子裏鑽進來,她急忙放下簾子,擡起頭:“鵬舉,我們得加緊趕路,若能到襄陽過年就好了。”

“十七姐,我們已經加緊在趕路了。可不能再快了。”

“但這一年,并未見四太子大量用兵,今年的秋防也只是布局,沒派上用場。鵬舉,你說金兀術打的什麽主意?”

岳鵬舉不慌不忙:“我曾聽秦大王說,金國年初經歷了一場大厮殺和大清洗,宗翰等人全被秘密處死,能征善戰的将領十之**凋零,倉促之間,豈能輕易大肆出戰?若非如此,他們也不肯接受和談。金國現在拼命吹噓進攻,估計是色厲內荏,不見動靜,也因此,我們根本不用太過倉促趕路……”

花溶拿出金兀術那塊免死鐵券細看一遍,嘆道:“要是合刺某一天決定處死金兀術就好了。如此,我們就可以拿這個威脅他……”

岳鵬舉搖搖頭:“金兀術作戰雖不如宗翰等人,但心計、謀略遠在那衆悍将之上。接連幾次大清洗,他都安然無恙,自非泛泛之輩。他是金國最狂熱的主戰派,這幾年大規模的攻宋戰争都是他主導的,今年秋防竟然按兵不動,想必是明哲保身,暫時韬光養晦……”

花溶點點頭,忽說:“金兀術最喜歡出其不意,既是不曾秋防,會不會來個在初春或者夏天出征?”

“有可能!”

金軍懼怕暑熱,向來都是秋冬出戰,但也不排除金兀術改變戰術,春夏用兵。

“那我們豈不是要加強春防?”

“只恐朝廷一過冬天,便放松警惕。金兵若大肆進攻,倒不好防備。”

………………

這邊夫妻二人剛上路,朝中,趙德基也得到使者飛速回報。

趙德基聽得岳鵬舉眼疾痊愈,奔赴襄陽,大為高興,可是,接下來的消息卻令他心潮翻滾,也不知是何滋味。使者禀報岳鵬舉的妻子已經身懷六甲。他根本無心聽使者接下去說的是什麽,只覺得腦子裏嘤嘤嗡嗡的,好半晌,才奇怪地自言自語:“溶兒怎會懷孕?怎會?”

使者以為他責備自己,大是恐懼,跪下:“臣非虛言,岳夫人的确已經懷孕……”

他揮揮手,令使者退下,一股怒意湧上心底,也不知是妒忌還是憤怒,大聲說:“快召王繼先,這奴才居然敢欺瞞朕!”

王繼先一路上已經得了小太監通風報信,得知皇帝龍顏大怒是因為岳鵬舉的妻子竟然懷孕!他心裏暗道不妙,卻一時三刻根本想不出任何應對,只得匆匆奔進殿裏就跪下。

趙德基坐在龍椅上,聲色俱厲:“王繼先,你敢欺瞞朕?花溶為何居然懷孕了?”

豆大的汗珠從王繼先額頭上滾下來,他曾幾次奉命去替花溶診治,每一次他都斬釘截鐵說花溶此生絕無可能生育。他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事實擺在眼前,只能跪地叩頭:“小的無能,小的醫術不精,小的罪該萬死……”

王繼先自然不敢承擔“罪犯欺君”的大罪,只好說自己醫術不精,趙德基怒氣未消,大喝:“既是你這種無能庸醫,留在宮裏有何用處?滾出去……”

王繼先還是叩頭:“多謝官家大恩大德!”

他将王繼先逐出宮,尤不解氣,抓起案幾上的一只鈞窯大花瓶就砸在地上,碎裂聲中,靠坐在龍椅上重重地喘着粗氣,又傷心又憤怒又妒忌,為何自己喪子,岳鵬舉偏偏生子?他何德何能得到命運如此垂青?